本报讯 (见习记者 沈竹士)1月7日,美国消费电子展在拉斯韦加斯威尼斯酒店开幕。iPad(平板电脑)成为展会中最受关注的热点。专家称2011将成为“平板电脑之年”,而对消费者来说,商家的激烈竞争可能带来实际的价格实惠。
平板产品爆发式增长
消费电子协会的首席经济学家肖恩·杜布拉瓦克曾预计,100多种平板电脑新品将在本次展会中亮相。现在看来,实际情况远超他的预计。
多达十几家厂商拿出了平板系列产品,他们的“门派”所出不同:摩托罗拉、黑莓、三星代表智能手机阵营;松下、瑞轩、LG代表电视显示器阵营;惠普、东芝、宏碁代表个人电脑阵营。他们各恃所长,都想在平板市场里分一杯羹。
这与去年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苹果iPad独霸2010年的平板市场,全球销量超过700万台。唯一的对手三星“银河”(Galaxy Tab)在11月才姗姗来迟,迄今只卖了150万台。
苹果iPad的成功让商家看到消费者对平板电脑的需求。根据弗雷斯特公司的调查,今年美国本土的平板市场容量会达到2400万台,而全球范围内有可能卖掉4200万台。
弗雷斯特公司的分析师萨拉说:“平板已经变身为工作娱乐两相宜的时髦货,消费者的需求会更旺盛,他们换起机器来比以往更快。”
用价格挑战苹果iPad
后发制人的厂商要挑战苹果,他们首先想到打一场价格战。
韩国Enspert公司的首席营销官鲍比·查说:“平板是个新兴市场,消费者买名牌货就得花大钱。对不太知名的公司来说,如果能造出相似的廉价品,那就是绝好的机会。”这家韩国公司把一款平板产品带到拉斯韦加斯展会上,配备安卓系统和7英寸屏幕,售价350美元,比16G低配的iPad还要便宜三成。
在低价的基础上,厂商们添加了更多的功能。东芝公司的负责人尾谷说:“我们把笔记本技术应用到平板上,比如让屏幕亮度根据光线自动调整。相比苹果iPad,我们的平板电脑前后都配有摄像头,能插SIM卡,还有高清视频接口。”
这场价格战的三分功劳应该归谷歌。苹果、黑莓、微软的平板电脑都使用自己开发的操作系统;而其他厂商大多使用谷歌专为平板电脑开发的安卓“蜂巢”系统。更重要的是,谷歌在展览开幕后声称“蜂巢”系统对芯片等硬件没有最低要求,制造商不用担心没有高级“发动机”来配这部好车了。
“内涵”应用是关键
平板电脑名目繁多,消费者从中能得到多少实惠呢?恐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要装配出一台廉价平板并不难,难在内外兼修,提供足够丰富的软件应用。美国comScore公司分析师马克·多诺万认为平板决胜不在于硬件功能有多丰富,而在于软件质量的高低。“一句话,你需要大批程序开发者的支持。”
这正是苹果素来成功的秘诀。人们喜欢苹果,因为他们喜欢“愤怒的小鸟”等等有趣、贴心的应用。从iPod touch开始,苹果一路在iPhone和iPad上苦心经营应用软件商店,现在收到丰厚回报。
苹果缺席了本次电子消费展,而是在前一天发布了针对个人电脑的应用软件商店,并推出1000多个应用软件。看来对苹果的挑战者来说,电子消费展上的亮相只是一次“阅兵”,真正的竞争将在应用开发上继续展开。
作者:沈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