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发现美图上市!闽商蔡文胜:高中辍学摆摊 如今掌舵50亿美元公司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电子商务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发现美图上市!闽商蔡文胜:高中辍学摆摊 如今掌舵50亿美元公司
发布日期:2022-12-13 06:14:54  浏览次数:5

 

文/网易科技 王先 贺树龙

2016年11月29日,蔡文胜从厦门飞抵香港,开始了美图公司香港IPO的第一天路演行程。第二天一大早,他兴奋地发了一条配有两张图片的朋友圈,一张是风云际会的维多利亚港,一条是经过美颜相机处理的个人自拍,“早安香港,美好的一天开始”。

两周之后,12月15日,美图正式宣布登陆港交所,发行价为每股港元,全球合共发售亿股,以此计算,美图此次融资约亿港元,整体市值近46亿美元,成为继2004年腾讯上市后十年来香港股市最大规模的科技IPO,同时也是继云游控股、飞鱼科技之外,蔡文胜第三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

蔡文胜持有美图公司%的股份,以当前市值计算,这部分股份的价值约120亿元人民币。此外,蔡文胜通过其持有%股份的隆领投资,以及其个人,共投资了上百家企业,其中不乏58同城、暴风集团等上市公司,以及多个新三板公司。综合计算,美图公司上市后,蔡文胜本人或将成为厦门新首富。

蔡文胜197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和当下中国互联网最富权势的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丁磊等企业家年纪相仿。不一样的是,蔡文胜进入互联网较晚,从1985年到2000年,他和大部分福建商人一样,干过当时最赚钱的一系列生意——摆地摊、卖服装、搞房地产。直到2000年,蔡文胜才通过一本万利的域名生意曲线进入到互联网行业。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成功。蔡文胜虽然不像李彦宏、张朝阳这样的海归精英一样拥有硅谷视野和技术专长,也不像丁磊和马化腾一样具备本土极客气质,更没有马云那样超强的商业整合能力和政商关系,然而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中国互联网版图里最优秀的商业价值发现者。

“我总是会看到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蔡文胜在接受网易科技专访时这样说。在初期,这些“不一样的东西”更多是指一些草根需求。蔡文胜高中没毕业就辍学,接触互联网较晚,正是因为这样,他更懂草根阶层的需求。他做过的265网址导航,投资的58同城和暴风影音都属于这一类。

但在后期,蔡文胜在草根之外多了许多远见,这一点在美图公司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家公司早期虽然不赚钱,但如今拥有亿月活用户,帮蔡文胜成功搭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巨轮。伴随美图公司成长的蔡文胜,也逐渐收缩战线,把自己的事业聚焦到一两件最重要的事情上。

他坐镇厦门,远离江湖,办公室高挂一块匾,上书“隆中领略”四个大字。他说:“诸葛亮在南阳种田,但他不忘整个世界。”

草根出生,不断自我迭代的蔡文胜,未来能比今天更成功吗?

让磁带多转两圈

1985年,和身边许多闽南子弟一样,15岁的蔡文胜在高中时选择了弃学。在素有商业历史气息的家乡泉州和几个同学开始摆起了地摊,如果不算八九岁时卖冰棒的经历,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正式“下海”。

弃学从商——中国北方家长绝不能接受的一个观念,在闽南文化里仿佛顺理成章。“改革开放号称是1978年开始,但其实整个中国商业化是在八十年代,而且也只有广东、福建人相对下海比较早。”蔡文胜说。“当时愿意早做(生意)的都挺好,当然我觉得我是做得更好的。”

这是有诀窍的。

蔡文胜的地摊生意最早从兜售一些小物件开始,比如电子计算器,以8块钱的价格进货,10块钱单价卖出。除了摆地摊,蔡文胜还翻制录音带。

相比今天,80年代中国的流行文化少得可怜,这也导致了一代人后来很容易产生了许多共同记忆,比如关于邓丽君的歌。“当时中国没有几个歌星,大家听的就是苏小明、邓丽君,但是当时在大陆几乎是买不到邓丽君正版磁带的。”蔡文胜说,所以更多时候,是国外或香港的客人把录音带带到大陆,但是一盘价格就要十几块。

所以蔡文胜做了另一个生意:翻制磁带卖。

一盘全长50分钟的母带,用一台双卡录音机翻制到另一盘,一般要25分钟。蔡文胜把录音机拆了,发现之所以会快进,是因为里面一个大齿轮转动一圈时,会带动两个小齿轮转动两圈。他觉得这么个转法太慢,索性把大齿轮换成了一个更大的,这样转一圈的过程里,可以带动小齿轮转动更频繁。这样别人一小时翻制三盘录音带的时间,蔡文胜可以翻制六盘。“24小时开干,一天就能录制一百多盘。”

每盘磁带两块钱,除去一块钱的成本,可以净赚一块。一天下来,蔡文胜仅靠卖磁带就可以赚一百多。在80年代的中国这样的收入相当可观。

蔡文胜说当年做过的这些生意简直一言难尽,包括后来做过服装店,从服装店再延伸到服装厂,碰上建设潮时做钢筋水泥这些建筑材料,后来也承包过大楼水电工,帮人安水电,再后面就变成做房地产。

“我总是会看到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个人觉得,自己老是跳跃性的——总会看到更新的机会。”蔡文胜说,传统生意教给他的主要有两件事:一是有用户就有价值,二是一定要有商业的敏感度和决策速度。无论如何,做生意的道理总是前后相通的:先从某个点切入,然后逐步往上切入更宽广的角度。他始终相信有了用户就早晚一定会有商业模式,而绝不是先有了模式再找用户。所以他一直这样对比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创业特点:“南方人创业相对比北方人厉害,因为南方人没什么大选择,觉得这个能赚钱就马上做了;北方人考虑太多商业模式,想得太多,结果没干出来。”

这个观念影响到了后来他对互联网的判断。

域名圈地运动

1995年,蔡文胜觉得自己应该到外面看看,因为外公的原因,所以选择去了菲律宾。“你知道那时候出国很不容易,我申请一本护照就花了两年时间,至少盖了十几个章。”

除了坚持要走出去看一看的蔡文胜,这一年还有几个不安分的年轻人也在折腾:张朝阳回国创业,丁磊离开宁波电信局,马化腾架起cfido(中国业余爱好者网络)历史上最豪华的四线站台。也是这一年,中国开通了北京和上海两个接入Internet的节点,后来也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商业元年”。

而蔡文胜则是在这5年之后才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

1999年蔡文胜从香港转机回国,9月26日,他“无意中”以港币/股买了人生第一支股票,盈科数码——由香港首富李嘉诚幼子李泽楷创立的投资公司。2000年1月,蔡文胜在中国互联网第一次大泡沫来临前,以20港币/股的价格幸运地将股票转手,这让他极为兴奋。

由于香港股票报价信息更新相对迟缓,为了看股票信息,蔡文胜决定开始学上网。“我就觉得互联网太神奇了,竟然不用去港交所,不用去证券公司,不用天天跟人打交道就可以在网上研究资料下单赚钱——当时还只是在网上看信息然后电话去下单。”

这时一则新闻引起了尚在香港炒股的蔡文胜注意:一个叫做“”的域名,在美国卖了750万美元。这让他印象深刻。

同时看到这条新闻的,还有一个泉州的高中生,叫吴欣鸿,也就是后来和蔡文胜一起创办美图公司的那个年轻人。历史有时候总会有一些巧合。

2000年4月26号,蔡文胜花了万买了人生中第一部电脑——联想的天禧2000。之所以肯花高价买这款电脑,一是因为它有写字板——这时蔡文胜甚至还不会打字,二是可以一键自动上网,进而省去拔号等琐碎环节。也是这个时候,蔡文胜决定开始做域名。

蔡文胜这时对互联网仍了解得十分有限。为了做域名,他开始不断地在网上找人交流。在拿到电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快速找到了域名论坛,当时里面有十几个人在讨论域名投资问题。这个论坛的版主叫姚劲波,后来创办了一个叫“58同城”的网站。

“实话讲,一开始我在论坛里是算比较不主流的,因为不会打字,写字也慢,所以大家都不怎么理我的,我又不懂技术。但是我觉得人都是用勤奋去弥补的,我就拼命发帖,为了引起大家的关注。人家一天平均就发两个帖,我一天就发20个帖。”蔡文胜说。

人家随便说什么话题,他都在底下跟帖,久而久之,蔡文胜的名字便被论坛里的人注意到了。在域名论坛里,蔡文胜不仅认识了姚劲波,也认识了吴欣鸿和他的第一个员工Stan。精通互联网技术的Stan在蔡文胜做域名投资方面,给他带来了很多帮助。

实际上,国际上域名真正商业化早在1992年左右就开始,第一批抢注潮让好域名很快被“抢劫”一空,到1999年左右是第二拔。蔡文胜介入域名生意的时候,感觉基本没什么有价值的域名可剩了。虽然这件事最后还是成就了他。

“我不懂技术,但我会和人交流。举个例子,做域名都知道英文是有价值的,我就到新华书店买一部英文字典,然后一个一个输进去查有没有被注册。Stan说你怎么这么笨,你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英文字典,然后做一个小程序扔到注册系统,这样一下就能够得出来还有多少域名没被注册。”

蔡文胜一开始在论坛里打开一个页面,再要看前一页就要用倒退键。Stan又说你怎么这么笨,可以点击右键直接打开新窗口。

于是蔡文胜在网上对身在武汉的Stan说,你现在每个月2000块钱工资,不如到厦门来,我保证让你赚5倍。就这样,Stan成为了蔡文胜的第一个员工。

在域名论坛里,蔡文胜又约吴欣鸿线下见面,邀请尚在泉州读高中的后者到厦门一起创业,二人一见如故。

但刚刚做互联网创业的2000年,对于蔡文胜来说仍是失败的一年,一次人生低谷。由于互联网泡沫的到来,他不仅将从股市里赚的钱“全吐了回去”,连疯狂注册的一千多个域名也无人问津。

不过很快他又发现,很多域名虽然曾被人注册完,但有些由于忘记了继续交钱就会掉下来。后来他才理解到是因为互联网泡沫,很多人已经不为域名付费了。

对于蔡文胜来说,这反倒是个机会。他开始反省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好域名。他不再盲目地海量注册英文字典里的单词,而是建了一个库,盯着那些可能更有价值的域名,“看它们什么时候掉下来,是不是可以重新注册到,因为这毕竟已经是被认同过的,就说明有价值。”

从2001年到2003年,蔡文胜果然注册到了不少好域名。在注册的5000多个域名里,卖出去了1000多个,域名的买家则遍布世界。

优质域名永远是抢手的。蔡文胜说当时全中国关注域名的人大概有十万,都是“怀揣梦想,希望天上能掉馅饼的”。那么在这十万人里如何胜出,当然也有方法。

当时联想曾拿出1亿美金做一个名叫FM365的门户网站。FM365这个域名注册于1999年10月21号,2003年到期前夕,联想已经决定放弃这一网站。

蔡文胜说,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网站会在2003年10月21号过期,所以都摩拳擦掌准备抢,但事实上不同注册商域名掉出来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当天到期就会掉出来,有的一个月后才会删除,有的甚至最长一年都掉不出来。所以10万个人里面90%人就等着2003年10月21号这一天要抢注,但是他们做不到,这个域名的规则差不多要70天才掉,所以应该是在12月1号才掉出来,那这样就可能淘汰了90%的竞争对手。蔡文胜事先把名字、地址、邮箱等资料提前填好,这样又可以节省10秒左右。但这仍然不能保证就能赢到最后。

他又想,这个域名注册总部是在美国,自己网络传输的过程是厦门-福州-上海,再通过太平洋电缆到美国总部,一定很慢。于是他专程到上海租了一台服务器。这还不够。他发现填写资料大概要花50字节,但信息之后实际又可以修改,所以干脆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1”,邮箱是1@COM。

蔡文胜说抢注域名的小细节至少不下于十个或几十个,而正是这样关注细节的过程才会让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我可以骄傲地讲,在当时只要任何域名掉下来,我肯定是前三名能拿到的。”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