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晓得融创632亿激进并购背后:负债率超100% 会否再演顺驰悲剧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加盟商机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晓得融创632亿激进并购背后:负债率超100% 会否再演顺驰悲剧
发布日期:2022-12-28 19:34:29  浏览次数:7

7月10日消息,融创以632亿元价格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和76个酒店,孙宏斌在接受相关采访时表示,此交易涉及资金完全来自融创自有资金,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账上还有900多亿元现金。

2016年至今,融创中国孙宏斌的“并购之举”一路突进,其大举拿地和并购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关注,其中不乏150亿元投资乐视、40亿元入股金科、26亿购入链家%股权、137亿购入联想控股旗下41个公司相关股权及债权等。

根据融创7月5日公布的半年销售业绩,融创中国上半年实现销售额亿元,在房企销售排行榜上位列第七。在今年年初融创投资乐视发布会上孙宏斌透露到2016年年底融创的现金仅600多亿元。

融创负债率超100% 各大机构给出卖出评级

孙宏斌如此频频大手笔收购不禁令人产生疑问,融创真的那么有钱吗?频频并购也让资本市场担忧其负债高企。2021年以来,招商国际、中银国际、SWS等券商又先后给融创“卖出”评级。

自2016年以来不断伴随着融创扩张,使得公司负债持续上涨,盈利能力却在收窄。融创2016年年报显示,融创净负债率由2015年底的%上升到了%,提高个百分点。另外,融创2016年还发行了100亿元永续债。若把永续债归至债务栏目下,SWS估算融创的净负债率将高达208%。分析表示,伴随着融创2021年激进并购的推进,公司负债率下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融创会否再度演绎“顺驰悲剧”?

面对近一年孙宏斌的频频“突进”,不禁也让人想起了当年的“顺驰”。

孙宏斌,25岁成为联想接班人,26岁蒙受牢狱之灾,40岁打造国内销售额最大地产公司,41岁地产王国顷刻崩塌,45岁完成企业IPO,年过半百达到人生巅峰。孙宏斌在出狱后再度获得联想柳传志的帮助进军地产行业。

2004年,孙宏斌“创立”的顺驰地产名震江湖,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房地产企业集团之一。然而,好景不长,孙宏斌本来距离他的“顺驰帝国”只有一步之遥,却功败垂成。为了达成业绩目标,他高价抢地、快速开发、快速回款,虽然在2014年底以95亿元的销售额超越万科摘取地产业之冠。但销售回款乏力,极度紧绷的资金链让其难以为继。

最终,宏观调控的压力给予这家一路狂奔的公司致命一击。一年后这家被视为“地产黑马”的顺驰地产轰然崩塌。孙宏斌为他的“激进”付出了代价。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孙宏斌并未倒下,而是另起炉灶成立融创,再度回归地产行业,并用短短四年时间将这家公司推向香港联交所。在商业模式方面,融创延续了顺驰时期的快节奏,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皆处于行业前列。

翻看顺驰的没落路径,如今的融创或“似曾相识”,

不到两年时间超千亿的拿地和并购是否会引起业内与投资者的“顺驰隐忧”?

附2016年至今融创并购单(部分):

2016年7月 42亿元收购莱蒙国际旗下物业

2016年8月 20亿元入股博鳌金湾

2016年9月 40亿元入股金科地产

2016年11月 37亿元入股嘉凯城青岛项目

2016年11月 138亿元入股融科智地

2021年1月 26亿元入股链家

2021年1月 150亿元驰援乐视

2021年7月 632亿元收购万达项目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