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消息 15日国土部挂牌督办违法案件新闻发布会上,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局长李建勤在表示,目前违法用地反弹的压力非常大,下半年要坚决查处房地产项目违规违法用地,特别是违规向别墅供地、囤地炒地等行为。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对和讯网表示,面对调控政策,地方政府反应并不积极。住房问题,不完全由商品房开发带来的。
不管是违规用地还是囤地炒地,基本发生在土地出让之后。地方政府在调控面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该人士认为,从目前来说,虽然中央有调控政策,但事实是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利益一致。地方政府需要房地产拉动经济、税收等,且房地产占有很大比例。该人士称,他们所接触的地方政府面对调控政策时,多用“缓解法”应对,反应不是特别积极。中央政府比如严控二套房贷,地方政府说确认难,房产证是国家发的,银行贷款都有备案。怎么难?主要还是看中央政府要管的程度。地方政府从内心还是想把地卖出去,地方财政收入会增加。
经济适用房在一些大城市可能是需要的,但不应该一刀切,比如在一个县城,原本房价就已经符合当地的消费水平,可是按国家政策,城市规划中经济适用房要占一定比例,而实际上当地并不需要。那么,以更低价格来卖原本正常的市场价格,又产生了房子买主的限定、建筑成本等问题。据他透露,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涉及囤地的现象与利益的最大化,地方政府在利益层面上,可以忍受囤地现象。而国土部介于行政权力的问题,管不过来。该人士称,不管谁做生意,商品房就是商品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有公司都会追求利益最大化,不光是房地产公司。人们应该清晰一个观点,“目前住房问题,不完全由商品房开发带来的。大家现在把所有的问题都针对房地产,本身说明就有问题。”如果现在的房价跌50%,百分之多少人还是买不起房,满足不了所谓低收入人买房的现状,但是同时,跌50%的情况对中国实体经济受的影响是巨大的。
他承认调控短期有用,但长期不行,现在的矛头指向商品房开发商是解决不了民生问题的。目前所出台的政策市场的反应是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解决民生住房问题的,建议借鉴国外的方法,像廉租房和公寓出租。他用交通工具比喻房地产。有人买宝马、奔驰,有人开夏利,有人坐公交。如果说现在公交上不去,不能所有人觉得是买高价车的人有问题。商品房是有投资价值的,打击其投资价值是有问题的。房地产市场跟任何其他市场一样,是一种商品,他会有高中低端,什么样的经济能力的人群,选择相应的房子。
最后,该人士建议,中国现在最应该学新加坡的作法,中国三十年还房贷,新加坡是四十年,说明新加坡的房价更高,但是为什么人家并没那么多怨言。是政府把刚毕业的学生和打工者安排的较妥当,有地方住自然没有这么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