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想象智能眼镜平台会改变我们的哪些生活习惯,像是随时拍照记录生活,或者随意瞄到一家餐厅,就能看到它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优惠信息,在书店瞄到一本书就会出现豆瓣上的书评,「想读(9382) / 读过(4832)」之类的信息。
想象一下,某一天你戴上Google Glass,看着和你面对面的相亲对象,结果他的头上跳出了一个气泡「想上(11) / 上过(5)」、「器大活好(3人赞同)」……
这个想法源自于两部电影,一部是黑镜第3集,一部是Sight (/v_show/),描绘的都是当眼镜镜片可以辨认、记录、查询眼前一切事物的信息时,人类社会的人际交往方式(尤其是两性交往)受到了巨大冲击,后者讲的更是男主角用「约会助手」智能眼镜应用分析对面女生,成功把妹子带回家的故事。
我原本以为这还很遥远,但是当我看到两款手机App「Lulu」和「薇蜜」,才发现原来软件和硬件正在同时往实现上述电影里的情节迈进:
Lulu:
女生给男生评分的手机APP,在北美已有超过1/4高校女生下载使用。用Facebook账号登入后,就可以对Lulu上的男人进行各种评论、评分,有各种角度比如长相身材、幽默、风度、吻技,给他们加上各种有趣的描述性标签。比如MotherLovesHim(师奶杀手)或者AlwaysPay(每次都请客),而且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匿名的。已获得超级天使Yuri Milner、Path创始人Morin等人350万美元投资。
薇蜜:
中国版的Lulu,也是仅限女生使用。看起来似乎更无节操一些…女性用户不仅可以匿名给男生评分,还可以标记对方的现任、前任女友,就连「想上」「上过」也作为默认属性标签赫然在列,评分类别中更是包含了「床品」……
下载试用后,我的一个反应是,当相亲时对方问你谈过几次恋爱,撒谎说「有2 - 3个前任」的最佳答案不顶用了,以后男生若想要劈腿,也越来越难了。
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相较于手机,当智能眼镜把查询和记录数据的门槛进一步降低,这类沉淀「对人的评价」数据的产品,能像大众点评在智能手机时代一样迎来爆发的机会?「食、色」作为人的最主要欲求,同时人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最多的就是不同的场所和人,那么当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满足时,基于人的大数据会引来应用热潮,会否并改变我们认人、看人、和人交往的方式?
一个很令人好奇的问题是,这两款产品都不约而同地将女性作为目标用户,是因为看准了女性普遍喜爱八卦的原因吗?换个角度想,如果是男性评价女性的产品,会有怎样的不同呢?
当然,最大的问号,是这类产品的未来是什么?国内最近一年出现了一些手机移动论坛型的女性社区,但都面临着社区内容难以沉淀的问题,用户在这些社区中每天所产生的内容,几天后便「沉底」不会再被人看到,内容价值很快蒸发,无法被重复利用,也许Lulu和薇蜜这种将用户产生内容结构化的做法,从长远来看能够沉淀下可以反复利用的有价值数据,变成一个「男人百科」。到时,我倒很想亲眼目睹一下,一个戴着眼镜就能看面前所有人的八卦的社会,会给男女关系模式带来怎样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