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理解浪潮敏捷供应链获评哈佛商业评论“鼎革奖”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商务服务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理解浪潮敏捷供应链获评哈佛商业评论“鼎革奖”
发布日期:2023-01-15 01:09:08  浏览次数:11

2021年11月2日,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国年会上,浪潮“数字化驱动规模定制下的柔性敏捷供应链”被评为2021“鼎革奖”数字化转型先锋榜“年度评委会大奖”,同时获得该奖项的还有国家能源、中国商飞、国网上海电力、安徽合力等。

数字化转型是时代生存密码

《哈佛商业评论》在全球管理学界和商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鼎革奖”由《哈佛商业评论》、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主办,与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齐名。本届大奖以“激流·跃迁”为主题,评选数字化转型先锋,助力企业在数字化的浪潮中激流跃迁。

浪潮作为全球领先的算力基础设施提供商,基于JDM(联合设计开发,Joint Design Manufacture)模式,构建了敏捷柔性供应链体系,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打通需求、研发、生产、交付全流程,整机设计、交付能力全球领先,开创了服务器供应链与生产制造从传统的大规模标准化到大规模定制化的全新时代,为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下,B2B企业解决供应链转型挑战,提供了成功借鉴和示范效应。

目前,浪潮服务器年产能提升4倍,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人力投入减少75%,TCO成本下降31%,交付周期缩短60%,创造了单日10000节点服务器的最高交付部署速度。

柔性供应链背后的时代转型

2006年,云计算概念出现,风起于青萍之末。市场方面,互联网行业的采购开始崛起,并在随后几年时间内迅速成为规模最大的行业市场;应用方面,云、大数据发育成熟,逐步成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传统的应用需求不断萎缩;技术方面,GPU、FPGA开始在异构计算领域展露手脚,让超级计算机的峰值计算能力迅速突破了千万亿次,随后几年,移动互联网进一步丰富了数据类型,深度学习理论取得突破,AI时代来临,AI加速芯片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进入了多元算力时代。

浪潮供应链的柔性改造和数字化升级起步于云计算变革之际。浪潮信息总裁彭震表示,云数智时代是多元算力创新的时代,CPU、GPU以及各类AI计算芯片蓬勃发展,在稳定可靠等传统需求之外,客户对于异构计算、高速互联、节能降耗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这些新兴应用和新兴客户都需要大规模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浪潮将业务模式创新同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相结合,创造了独特的JDM模式,敏捷供应链是JDM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字化、智能化驱动下的“快”

浪潮创造的JDM模式,以与用户产业链的融合为基础,面向用户具体业务,打通需求、研发、生产、交付环节,按需设计,快速生产和交付。在过去的几年,浪潮先后部署实施了ERP/MES/WMS/PLM/CRM/APO/SRM等各类信息系统,并以数据为核心,融合各个驱动系统,进一步实现供应链的透明化、可视化,增强了供应链的弹性。

研发层面,浪潮端到端打通的IPD体系同“平台化+模块化”的研发技术策略有机融合,形成了敏捷研发体系。浪潮最早在业内建立客户经理、产品经理和研发工程师的铁三角组织模式,可以深入客户需求,敏锐地把握并洞察业务场景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基于客户需求的变化来动态地调动整个供应链体系;同时,在研发体系实行了科学的“平台化和模块化”策略,在不同产品、系统之间最大化的复用部件、模块、技术及其他的设计成果。目前,浪潮新品的研发周期从年压缩到9个月,甚至可以在3个月内交付样机。

与此同时,浪潮建成了全球最领先的智能柔性生产基地,可同时生产10个不同型号的云服务器节点,有ERP、MES、WMS等6大核心智能信息系统、30多个自动化环节和120个数据采集点,年产能提高4倍,能够更好的满足突发性大规模订单需求,而且更适合云服务器等新型复杂产品的生产。

以数字化转型支撑时代转型

浪潮数字化转型推动了业务的增长,用自身的数字化转型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根据IDC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浪潮服务器蝉联全球前三,中国第一,同时,已成为互联网行业核心战略供应商,中国互联网市场占有率第一,份额超过50%,在最新的AI服务器、边缘服务器等领域,市场份额也一直保持在50%左右,中国每生产2台AI和边缘服务器,就有1台来自浪潮。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