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晓得银行拆招互联网金融 纷推类“余额宝”产品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五金建材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晓得银行拆招互联网金融 纷推类“余额宝”产品
发布日期:2023-01-20 01:56:32  浏览次数:3

本报记者 肖君秀 蓝姝 深圳、广州报道

互联网巨头纷纷跨界闯入金融行业并且大规模吸金,银行再也坐不住了。最近,银行纷纷放下身段,发行与互联网类似的低门槛、高收益的产品,以挽留存量客户,狙击资金搬家。

1月22日,腾讯微信理财通正式上线,%的收益率吸引着用户蜂拥而至,数据显示,当天理财通存入金额超过了8亿。互联网企业高歌猛进,传统金融机构也没有闲着。浦发银行于1月22日宣布,首家推出微信银行闪电理财功能,客户通过浦发微信银行,只需1秒钟即可完成资金在活期账户和开放式理财产品“天添盈”之间的转入或转出。此前,2013年12月,平安银行推出类余额宝产品“平安盈”,工商银行推出“天天益”,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也正在筹备代销渠道T+0业务的上线。

互联网公司利用高价格抢食小资金从而曲线攻伐银行领地之后,最终仍可能不得不回到高价趋同、抢食大资金的同质化竞争上面来。未来传统银行与互联网公司的短兵相接或将会更加剧烈和频繁。

“高富帅”降身段

进入2014年,一向偏向富裕客户的银行终于对小额资金客户示好,纷纷销售了类似“余额宝”的高利率产品。“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现在主动降下身段。”在人人聚财CEO许建文看来,互联网带来了巨大冲击,高富帅的银行不得不向低端客户抛出橄榄枝。

近日,工行浙江分行推出了一款产品“天天益”,直接向互联网金融产品宣战,如其宣称高收益低风险、渠道多操作便、门槛低到账快。如接近6%年化收益率与阿里巴巴发行的余额宝差不多,起点资金也跟互联网货基产品一样为1元,随时赎回当日到账的灵活性也无差异,而且与互联网金融产品一样无论手机和网络都能购买。

此前,银行代销和发行产品都设有最低5万起点的购买门槛,有的起点甚至高达数十万、上百万;赎回到账都有时间段,最快也是次日才能到账,而银行产品的热销导致有些产品在手机端都未上线。如此一来小额资金客户只能以活期存款的方式沉淀在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几乎相当于免费。

如今,这些小额资金客户甚至一些大额资金客户,在互联网金融超过6%的高利率召唤下,纷纷将存款搬向互联网。1月15日,余额宝上线7个月,其销售规模达到2500亿元,客户数达到4900万户。1月22日,微信理财通正式上线,当天转入金额即达到8亿元。腾讯副总裁、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表示,微信“理财通”每天有超过1亿元的资金进入。

面对储户搬家客户不断流失,银行打响反击战。除工行外,平安银行发行“平安盈”货基产品,推出时收益超过了6%,其赎回和购买起点同样与余额宝类的产品趋同。其起初只能是PC端客户购买,而最近加速向手机端推进。银行在销售人群上也与互联网金融一样,迅速转向了手机等移动端平台。此外,交通银行也推出了“货币基金实时提现”业务,客户使用资金更加方便。

另一方面,银行还直接抬高活期存款的收益率来挽留客户,如果客户不选择购买货基,那么可以选择银行发行的类活期的理财产品,而收益率远远超过活期。如中行发行了一款日计划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左右,此外工行、交行都纷纷发行了类似产品。而招行有一款类活期产品收益率甚至超过6%。银行正在通过类活期存款理财产品以及收益较高的货基产品降低门槛等多重手段来挽留客户,狙击储户搬家。一银行业人士说,由于储蓄存款加速脱媒,银行受互联网影响正在进行自我革命,“这是银行的反击,肯定会对互联网金融造成冲击。”

然而,银行的自我革命与互联网金融短兵相接实际上是一场双刃战,一方面能够通过提高利率价格挽留客户,另一方面又面对成本的压力。许建文认为银行无论采取何种狙击方式,只能延缓银行的存款流失,但不能阻止存款流失的大趋势,“除非银行把所有活期存款变成类似产品,但这样银行的成本会急剧上升,对银行来说一个致命的打击,甚至会立即陷入亏损。”如此一来,银行这场互联网金融的狙击战不得不打,但并不会太彻底。

深陷互联网迷阵

互联网金融火热以及高调的宣传,让传统银行似乎显得黯淡无色。微信理财通首日吸金8亿,当时抢购的热烈甚至导致了系统瘫痪。此前中国平安测试壹钱包时,也由于大量客户同时申请导致网络大塞车。而这些客户,从前都是银行的忠实客户,而今通过注册摇身一变成为了互联网金融的客户。

许建文认为在银行与互联网金融渠道战中,互联网更有优势,理由是收益相当的情况下网上自助式购买比银行更方便,同时互联网营销比银行营销效果更好,“互联网会炒作效果很好,营销成本比银行低。”

互联网金融这一轮代销货基产品的热潮,使银行忐忑不安,倒逼其进行了反击战。然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依互联网巨头们现在可见的势头,未来除了作为强大的金融产品销售渠道,另外匹配的只能是小额金融服务。

许建文认为,虽然互联网在渠道上对银行造成巨大的冲击,就金融服务上来说互联网只能满足提供小额贷款的需求,“真正要做大项目,还是要做落地的调研,银行还是很有优势。”

上述银行业人士也说,大客户金融服务还是要靠银行,“如果阿里、微信今后都做大客户了,而不是银行金融的补充,与多开一家银行又有什么两样?而一旦他们变成了银行就失去了互联网创新的本质,那这种转换的意义又何在?”

互联网金融能否颠覆银行,抑或成为银行传统业务的补充?这类似的激辩声中,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黄震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在融合中来推动整个中国的发展,不仅是金融和互联网的融合,还会往底层渗透出现互联网金融电商的融合。

互联网货基产品的销售如火如荼,余额宝半年时间2500亿的销售令市场震惊,微信理财通最近火热推出更加剧了互联网金融的热烈程度。不过,与银行年销售20多万亿的理财产品规模相比,互联网还难以撼动银行作为金融业老大的地位。

尽管如此,银行的不安全感与日俱增,互联网不按常理出牌,虽然无法获得银行牌照,但未来谁知道会通过什么方式曲线闯入银行领地,直到动摇银行的大客户?如阿里的小贷业务,虽然只能通过自有资金进行放贷,但是资产证券化即可以为其加杠杆。下一步互联网金融又会出现哪些新花样?未知的才是可怕的,对于银行来说,一场互联网金融的反击战拉开了,而结束却遥遥无期。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