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清楚眼科手术安全性受质疑 百亿市场松动爱尔眼科恐难独善其身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鞋服家居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清楚眼科手术安全性受质疑 百亿市场松动爱尔眼科恐难独善其身
发布日期:2023-01-24 05:40:59  浏览次数:16

[ “激光机老化导致能量不稳定,会造成欠校正或过度校正的问题,这才是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现象。”一位与会人士说 ]

近日,台湾地区眼科界权威医生蔡瑞芳罢做“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下称“准分子手术”),对这项成名不足二十年、但覆盖速度极快的技术“泼了一盆冷水”。

受此消息影响,主营眼科医院的上市公司爱尔眼科(.SZ)近两日股价大幅下挫。昨日,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在网易微博上面对诸多质疑回应称:“股价的涨跌是市场行为。目前公司运营一切正常。”陈邦表示,目前爱尔眼科已进行约55万只眼的准分子手术,临床试验显示,LASIK术后累积不良事件率非常低,约%。

准分子手术是爱尔眼科的业务核心之一,数据显示,爱尔眼科2010年准分子手术业务收入为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不仅如此,准分子手术毛利率也是其所有医疗服务中最高的,达到%。

从近五年的发展来看,准分子手术市场处于迅速增长阶段。从2006年到2009年1~6月份,准分子手术单价从4200元/例增长到5400元/例,其毛利率则从60%左右增长到70%。中投证券研报称,中国年准分子手术量为55万例,在青少年中,中国人口近视率达到80%,准分子激光手术的渗透率还较低,因此市场空间巨大。目前,爱尔眼科占到的市场份额仅为5%左右。

有券商研究员告诉记者,根据爱尔眼科在国内市场的收入情况统计,目前准分子业务市场在国内约有百亿元的空间。而普瑞眼科集团总经理叶朝红告诉记者,在上世纪90年代准分子手术传入亚洲后,估算目前中国接受过该手术的人数不下百万。

“保守估计,现在全国每年接受准分子手术的人,至少也在一二十万。”叶朝红说。数据显示,2003年一年间,全美就有110万人接受上述手术。

爱尔眼科公告显示,其在2006至2009年1~6月之间每年接受的准分子手术治疗人数,分别达到约万例、万例、万例和万例,“预计该市场还会以较快速度增长。”一位研究人士称。

不过,这项兴起于上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逐步成熟的准分子手术,一直备受安全性的拷问。去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前任官员Morris Waxler就向FDA提交一份抗议书,呼吁FDA召回所有的Lasik设备以杜绝该手术对眼睛的永久损伤。不过FDA回信称此事尚需更多的调查,暂时没有达成结论。

本报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采访时了解到,每逢寒暑假和征兵前,都有大批初高中学生前来进行近视眼矫形手术,患者中也包含一部分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上班族。准分子门诊区随处可见的广告牌上都在介绍先进的LASIK技术。

一位戴着一副偏光太阳镜的中年男子向记者表示,一个月前,他刚在这里做完准分子激光手术,“今天过来复诊,我要问一下医生,为什么我的(屈光)散光比手术前还严重了!尤其在晚间,看什么都是重影,完全不能开车了!”

叶朝红称,国内正规医院开展LASIK手术时,一般都会在知情书中告知消费者术后风险,并不存在故意隐瞒。他认为,随着年纪增大,视力下降是自然趋势, LASIK手术存在一定风险,但不该就此“因噎废食”。

事实上,在中国,最大的安全威胁来自另一方面。在近年的全国医学会眼科分会年会上,与会专家多次提及三、四线城市医疗机构使用的准分子手术设备多是来自大城市的二手设备,“激光机老化导致能量不稳定,会造成欠校正或过度校正的问题,这才是社会需要重点关注的现象。”一位与会人士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