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理解未雨绸缪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电子商务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理解未雨绸缪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
发布日期:2023-02-22 17:48:03  浏览次数:14

时下,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信息网络的全球化对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影响。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平教授的新著《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为我们阐述了人类这一新时代的全面特征。

《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一书首先指出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下,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建筑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科技之上,区别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社会形态;以信息科技(包括网络技术、虚拟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核心的高科技社会,是信息、知识起主导作用的知识经济社会时代,这个新的时代被称之为“信息时代”。

究竟这个新的时代有怎样的特征,它与传统社会形态又有什么区别?我们又该如何趋利避害,未雨绸缪,实现新时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步伐?

在综合中西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孙伟平教授认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信息社会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科学技术基础之上,是信息科技广泛应用与社会各领域重建或“再结构”社会的产物,这也是其技术基础。

其次,实践基础:虚拟实践与虚拟交往极大地冲击着传统的实践、交往观,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诡异的一场生存变异和活动革命。

第三,经济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得到普遍的、充分的开发和应用,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社会生产方式高度信息化、智能化。

第四,组织架构:新的社会组织管理结构——网络型的分权式管理结构逐渐形成,参与民主或直接民主成为主流。

第五,信息文化:基于信息时代的生活实践,思想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引人瞩目的变迁,一种新的信息主义精神正在形成。

针对信息社会与传统社会形态的关系方面,孙教授在其这部新作中也作了阐释:信息社会没有、也不可能彻底消灭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一切,就如同工业社会并不能消除经济社会中的所有农业部门一样。而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的各种产业,甚至包括传统社会的一切领域和方面,都必然要经过信息技术、网络化逻辑的洗礼,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重塑,在不同程度上被信息化、网络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正如以上所描述的,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的的确确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比如,网络黑客、形形色色的数字化犯罪等等。我们应该如何趋利避害,推动社会积极健康的发展,孙伟平教授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中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未雨绸缪,未来才能真正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孙伟平教授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中,针对如何理性地开创信息时代的几点建议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孙教授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指明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即提炼和把握信息时代的“时代精神”。对“时代”的准确判断,决定了我们能否把握住时代的脉搏,能否触摸到时代的“精神”,能否提炼出时代精神的“精华”。其次,面对变化莫测的技术前景和社会生活走向,我们必须自立自强,培养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信息社会的虚拟性削弱了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性,突出了个人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我们很好地发扬“主人翁”精神,通过实际行动,去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再次,把握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方式,扩展和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全方位的素质技能拓展,是应对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变化的必备条件,也是推动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

总体来说,孙伟平教授的这部新作《信息时代的社会历史观》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其站在时代浪潮之巅,高屋建瓴,为我们客观剖析了社会发展的现状,对于在信息时代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不失为时代发展的一部宝典。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