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玩微信公众账号?
文/魏力
我没有开始玩公众号,还是没有看清楚方向,最近关注了一批微信账号,目前还在研究和学习。昨晚在一个微信新媒体群里,讨论到了这个话题,把思路整理一下。
首先,玩微信大号的那些人,都是来自新浪微博的那些人,还是那些大号,还是那些内容和段子。用户在转移,内容也跟着在转移,满足用户在各终端平台的碎片化阅读需求。
这些大号,对微博来说,活跃了用户,但微博平台没有赚到钱。同样的问题,微信公众平台显然很谨慎,每天限制推送的数量。
做微信公众大号,无非是要吸引粉丝眼球。积累海量用户进而实现商业价值,目前变现方式无非这几种,植入广告、品牌广告、电商导购、银行支付和生活服务。峰哥的云科技是微信平台上面公开卖广告第一人,明码标价一天一万,每天推送1-2篇文章。云科技广告以“banner+链接”形式,重在高端形象塑造,辅以流量导入。
目前,我认为按照用户群体来划分的话,可以按照行业、职业、爱好、年龄阶段等信息。比如,科技互联网从业着、其他传统行业从业者、还有80后,90后,屌丝、高富帅、小清新、文艺范、音乐爱好者、美剧爱好者。
每类的用户,都可以实现商业价值。商业的估值和定价是和粉丝量,直接挂钩。粉丝多,价格贵;粉丝小,价格便宜。用户越高端,商业价值越高,譬如云科技。
现在把我看到玩微信的,或者说这些账户做的比较好的、有特色的,来梳理一下:
1是峰哥的模式,自己写+精选。
2是罗辑思维,语音+文章Push,死磕自己,帮助粉丝学习知识,给读者念书听。不注重新闻时效性,重在知识的传递和分享。
3是延参大师,不按时间,时不时的冒出几句。
4是科技媒体的微信账户,腾讯科技、搜狐新闻,创业家等微信账户都有妹子播报新闻。
5是科技博客、自媒体的原创文章推送。比如36Kr的八点一氪,虎嗅网的早报。
6是微博营销公司、美丽说、蘑菇街、逛和皮皮等专业的商业机构来运作,做冷笑话、星座、音乐、电影、女性、时尚、旅行等。
7是媒体公司的记者、公司的技术搞的微信公众号,比如曾航的“移动观察”、刘琪的“刘琪的商业观察”、Fenng的“小道消息”等等。
目前,我个人认为科技自媒体里面,云科技、36氪、爱范儿、虎嗅网、雷锋网做的不错。品牌商里面,阿杜也不错。可以借鉴学习。
移动端和PC端的阅读习惯不一样,微信推送的文章,要独家、要精选、要有料。个人的爆料,肯定也不多,可以走少量原创+精选加工。精编、整理、归纳出文章的要点,不超过十条为佳。
以上为玩微信公众平台好的自媒体、科技媒体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