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懂得海信高管:激光电视已成主流之一,价格还有大幅下降空间 - 最新消息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故事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懂得海信高管:激光电视已成主流之一,价格还有大幅下降空间 - 最新消息
发布日期:2023-08-18 18:50:16  浏览次数:3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全球激光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上,相关院士、专家和企业高管就激光显示、激光电视的发展展开讨论。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玉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激光显示已经成为主流之一,已经能与电视显示技术相比肩。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显荣则认为,对于消费者关注的价格问题,在技术进步之下,激光电视的价格下调非常迅速,未来 3-4 年时间还有大幅下降的空间,同时在主机尺寸上也将进一步缩小。

激光电视已成主流之一

在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就表示,与其他新型显示技术相比,激光显示具有明显的差异化技术优势,将成为下一代显示产业的主流,实现显示产业的升级换代。

他更是现场推荐激光电视,认为激光电视在产品形态、画质表现力、低碳环保等多方面的技术优势,使其有着超高清画质、影院级沉浸感、健康护眼、家居融合性好和用户体验好等产品优势,是今后家庭电视升级换代的首选。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玉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信早在七年前就推出了激光电视,而研究激光显示技术已有 14 年。作为激光显示行业的引领者,在相关专利和知识产权上形成了自己的壁垒。

高玉岭认为,激光显示已经能与电视显示技术相比肩,同时在场景化方面拥有更强的优势。在论坛上,海信就展示了一款 77 英寸的卷曲屏激光电视,这类的产品形态也将对家装历年带来变革,屏幕的可隐藏性及入户安装的便捷性可以增加更多应用场景;另外,解决了卷曲屏的技术问题之后,激光显示技术也将在汽车电子、VR 等领域具备更大的应用空间。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显荣表示,激光电视本身解决了用户大屏的需求,所以激光电视有计划也有能力想做更大的尺寸,重点会在 75 英寸以上。而且激光电视也非常容易变换尺寸,这与传统电视相比拥有更好的灵活性;从技术上来说,海信主导了三色激光显示技术,同时也不会放弃单色激光技术,海信会对技术进行高低搭配,来进行产品布局。

刘显荣提到,2014 年海信做第一代激光电视时,LG 也推出了产品,但其后续没有坚持下来。“LG 遇到了和我们相同的技术问题和产品问题,但海信进行了持续投入和坚持。”他说,很多技术问题都是海信自己摸索,形成了综合性的基础能力;另外激光电视也是海信区别于其它电视品牌独有的技术,海信也将在国内和海外不遗余力的推广激光电视品类,让更多人认知这个品类,扩大品类影响。

价格还有下降空间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1 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的激光显示产品出货量达到 万台,同比增长 74%;2021 年中国激光电视出货将接近 40 万台,同比增长超 80%;未来 3 年国内市场需求将超 100 万台。

不过高玉岭坦言,消费者对激光电视还有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这也是企业需要努力的方向。比如价格,主机尺寸,功能等。

刘显荣认为,未来海信努力的方向,第一是功能,现在的激光电视在产品形态上还是分体式,功能和前置性能提升是第一位的;第二是成本和价格,激光电视的价格下调非常迅速,最早 100 英寸激光电视上市售价 7 万元,到今年 75 英寸最低达到了 1 万元以下,在技术进步之下,未来三到四年的时间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大幅下降;第三是尺寸,比如对于 100 英寸的屏幕,主机预估三年后体积减半。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执行秘书长彭健锋也预测,未来激光电视成本下降的空间非常大。目前液晶显示是亿级,但是激光显示还是十万级,未来两三年到了百万级甚至千万级时,随着销量增加对研发的摊薄,整个成本改善会有比较大的改观。

另外,他认为标准化也将推动激光电视成本下降。他提到,液晶显示近年来成本的下降就得益于屏幕、接口等方面的标准化,一是可以维持品质,二是可以维持部件通用性,单一部件大量生产就可以降低成本。

刘显荣表示,相比液晶电视,激光电视在系统集成度方面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空间。“我们认为长期来看它可能会超越现在平板的集成度,甚至像移动设备的集成度,这也纳入到了规范当中,随着体积不断减小,相应的技术会得到应用。”他说。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