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造车”始于14的游侠汽车, 16年被“贾老板”的乐视发扬光大,进而推向巅峰。为了碾碎造车不靠谱的言论,几天前的2017 CES 展会上,“贾老板”的投资的faraday future推出了自己的量产车FF 91。
发布会上,秒加速、700公里续航、激光雷达、自动驾驶等词语一次次震撼人们的心灵。我们可以看到,作为当今电动车的王者特斯拉,FF 91的目的就是要各项指标都要干翻特斯拉。进而称霸成为全球最厉害的电动车。哦,可能还不够,应该说是汽车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它是一个“新物种”,重新定义了未来出行。
在被发布会上这些最强数字冲击大脑之后,我觉得我们应该喝口凉茶冷静下来,理性客观看看“贾老板”的FF 91。
为什么FF 91有如此大争议?
这件事情,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它违背了常规造车的一个传统模式。传统的模式是,上代车型濒临退市之前,新一代车网上先开始预热,吸引大家关注,一般选择在车展发布,随后几个月就开始上市销售。
一旦开始销售,就意味着新车已经走出工厂运到了4S店。一般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当然热门车也有先给定金的,不过一般也不会等太长。然而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买车前可以完全了解到量产车的样子、品质、做工,并且试驾体验等。对于这款车好不好,你愿不愿意买,你心理是有数的。
这样的模式就是“众筹造车”啊
而FF 91与传统模式大不一样,车还没进工厂制造呢,先开个发布会秒天秒地,就想先圈一波钱过来。试想一下,如果奔驰在2年前召开发布会,并且就造出来几辆全新E级的测试车,说自己可以吊打宝马5和奥迪A6L,然后说2年后交付,愿意买的,先交5万定金。这件事如果出现,同样会引发争议。何况是一个汽车的新兵蛋子faraday future呢。
这就好比是,你愿意立刻品尝一个高级厨师做出来一盘新鲜热腾腾的的菜。还是愿意听一个学徒说,给我钱,我先去学厨艺,两年后我给你做出菜来,到时候你来品尝。哪种更加靠谱,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其实,简单概括就是,靠谱的造车应该卖现货,而不是众筹。
有争议,为什么还这么玩?
原因很简单,faraday future是“贾老板”投资的,从发布会来看,就沿袭了乐视发布会的风格,各种秒天秒地,有浓浓的“中国风气”。这是开玩笑的说法,最根本的原因,就俩字----没钱!
造车和造手机是不一样的,市面上80%的手机,都出自代工厂,真正自己生产自己销售的手机很少。而汽车则不然,目前还没有哪个品牌辆车是出自某个“汽车代工厂”,每个汽车品牌都有自己的工厂。
而投资建汽车工厂是要花费很大资金的,一个中等规模的汽车工厂,可能就要花费几百亿的人民币,这仅仅是工厂的投入。而造车之前还需要采购各种零部件,布局直营店或者4S店,没有大几百亿甚至千亿怎么玩得转?
汽车工厂需要很高的投入
传统汽车品牌,发展这么多年,每款车从上市到退市,通过售前、售后已经分摊了最原始的费用,并且盈利很多年,资金流转很充裕。先把车造出来再卖,根本不叫事,况且本来也应该这么做。
但是对于新兴品牌来说,哪有这么多钱?是不是应该先造势,吸引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把钱圈到手了,才能建厂造车。而造势,造就造最大,就要把当今最强干趴下。“虽然我们是新人,但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后来者居上,要trust me!”风格的确够“乐视”。
其实这种模式和特斯拉也是一样的,Model 3不也是先发布,交定金然后过几年才能交付呢吗?特斯拉16年第三季度才首次盈利,之前都是亏损的,特斯拉也是一个穷鬼!但问题是,特斯拉此前已经有过3种车的经验了。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