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CSDN和《程序员》杂志联合策划组织,旨在与业界人士分享IT产品背后的技术和用户体验故事的线下活动TUP(Technology, User Experience, Product)系列活动日前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成功举办,首期活动以“移动开发实践”为主题。原计划为200人左右的小规模高端技术人才聚会,实际到会人士超过300人,不少与会者站在会场内听完了整场论坛。
机锋网运营总监李鹏
李鹏:大家下午好,我要讲的是PC游戏和手机游戏的设计和盈利差异。首先说我不是一个研发人员,但是我过去做过PC单机、手机单机、PC网游和手机网游。我们本身跟姚总差不多,也是做Android应用的,更多的是我想从产品设计,开发,运营收费讲以下两点不同。今天开会可能有一半左右的人做过手机应用,可能有做JAVA,iPhone,Android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会有一些参考,现在开会的人希望在无线方面发展,主要是因为现在中国手机用户已经超过了PC用户,这边有一个报告,预期移动终端用户达到100亿台,超过10亿台PC用户,大家希望在这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刚才会议上有人问盈利的问题,首先我觉得无论是公司还是个人,大家做产品要豪华一点,我们做这个事是不是要盈利,如想盈利,要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资金、人力,选择我到底要做什么,市场是中国市场还是外国市场,做什么是不一样的,根据不一样的地方选择不同的开发工具。选定这些要看平台的不同。PC网游大家知道是一个什么状态,手机网游跟PC有很大的不同,这个报告可以看到学生很高,占大约40%,军人用户很高,个体户,保安等等,这部分用户和PC网游用户不一样,如果要细分可以看到我说除了iPhone和Android,因为iPhone和Android去年兴起,之前中国手机是JAVA应用,叫他们三低用户,低学历,收入,年龄,他们的需求跟市场跟我们过去惯用情况是不一样的。我们设计一款手机网游的时候,其实跟我们做PC网游、Android和iPhone游戏有非常大不同,他们用户需求不一样,大家看到差不多还是18到25岁用户群为主,这些用户大部分是工作的人,是有收入的,年龄差不多但是需求完全不一样,我们做产品就是要迎合他们不同的需求。他们需要什么呢。
实际上手机游戏、应用、新闻这些需求跟互联网用户是差不多的,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是参考这些东西。最容易做的新闻、搜索。我们要做游戏,看到游戏最容易做。刚才看到谷歌有四万多款应用,应用是很容易重叠的,大家在技术上竞争非常难。但是游戏不一样,大家年代不同有差异,这个不会形成非常完善的竞争。大家开发要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资源,挑选我要做什么东西。
讲一下设计方向。为手机用户设计产品不能完全套用PC的思路,可能有做PC产品的人,我们希望把PC网游搬到手机是不是就可以了呢?我觉得做手机产品可能有三部分人:第一,我们做一款产品就是面对手机用户,要在手机市场实现盈利,当然所有用户都是来源于手机,他们是十亿手机用户;第二,做PC端延伸,比如QQ等等,但是他的生存压力不是那么大,PC端可以带来大量用户;第三,是现在盛大做过的,把我们PC网游做到手机端上去。比如说,我的产品是为了服务我这个PC端用户,零碎时间用手机用,不会花任何钱在手机市场做推广。他的用户不用PC没有办法完整使用这个产品,这三种产品大家是不一样的定位和设计。
我觉得,我们之前说除了Android,iPhone,我们统计一个数据,传统中国移动数据中国有7亿用户,里面除了Android和iPhone剩下6亿多用户,80%使用手机时间是没有办法联网的,很重要一点是你设计的手机产品要把各种功能设计到PC上面,比如说在玩的时候很正常的web网页注册,设计手机上做不到,比如说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用,宿舍不用网,军人半个月一个月才能上互联网。但是Android和iPhone用户又是不一样,99%用户随时可以上互联网。我觉得都是手机的游戏和应用,但是针对传统的JAVA类产品还有Android和iPhone用户是不一样的,本身市场存在行为不同造成的。
产品设计有几方面差异。说到客户端适配问题,下面有做JAVA的同行知道,我们要适配二三十个客户端,这个是JAVA面临很正常的情况。PC端是很复杂,但是只要做一个就好。手机端要全适配的话,要各式各样平台适配是非常可怕的工作量。因此PC端做网游的不愿意到手机端。另外,因为手机端运行不同。PC大家玩网游1G很正常,手机游戏几百兆,我们针对手机特点是小屏幕我们必须进行改良,3D手机可以用3D,手机屏幕是相对比较小,用3D表现给用户差异不会非常多。操作是最大一个差异,不能把一个PC端东西直接拿过来。PC有很好的鼠标操作,对手机针对每个机型要求他要做不同的操控是非常大的工作量。联网方面,3G已经开始做了,实际上要比PC差。在低网速情况之下,如何实现一个用户很好的体验?比如说我们可能要考虑做回合制不要做及时制的,你怎么实现两个人对打,这样的情况是不行的。
注册说到在PC端大家输注册密码很简单,手机端先让用户输帐号密码用户就跑了,所以我们是不是要考虑手机不要注册。安全部分,PC端安全是很完善的解决方案,手机端很差。为什么手机端怎么收费很麻烦?因为手机端支付解决方案有但是很不完善,可能会造成手机上被盗用密码。
功能是我们做手机开发最大的一个魅力,功能以及我们在定位上来看,手机比PC有太多魅力所在。我们有太多可以移动的东西,我的所有新闻、短信等等是追踪24小时,可以实现百兆,交友信息,这个里面做的花样要比PC多得多。
这里面说两个例子。一个MOTO在手机里面内置了很多社区交友功能,是实时在线。比如说在哪看世界杯,那手机照一下可以到自己的博客里面发表新闻。这个时代人人都是记者,不需要我拿一个照相机照,登陆PC电脑上传,我们可以非常容易分享,不要简单说把PC产品移进来就完了。索爱手机打通所有的关联,用照片邮件的时候是交互式的。在用的时候已经分不清楚我信息来源发布是什么,关联这些东西使你接这个人打电话可以显示在T前面5分钟发了什么信息给你,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你朋友的动态。
总结说,手机比PC开发工作量小,投入时间成本比较少,投入比较低,但是运算能力比较差,需要云端更多的技术。这里面相对PC而言,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我们要决策一下是不是要做手机端的产品。策划方面,其实差异不大。美术方面,同样做一个手机网游和PC网游,PC网游美术耗费巨大,手机客户端比较小,画面没有那么好,投入要小得多。音乐手机可以没有音乐。但是,手机网游相对来说,如果全覆盖要开发非常多针对机型的版本。如果做一个手机网游,服务器端开发难度和门槛非常高,不比PC端要差,甚至要高,几乎所有都要在服务端上完成。因为怕外挂问题,或者手机CPU内存不够,我们做出来的东西没有办法支持。所以服务商的开发成本一点都不低。现在手机用户比较好的手机网游就是两万人左右,也就有两三款。大部分五千到一万人。市面上手机网游都是40、50款,过半产品就是两三款,但是PC网游现在市场环境,很容易做到5万、10万人在线,所以你投入的成本肯定是不一样的。
根据上面这些东西看到,做一个PC网游投入资金是1千到1千5百万左右,手机网游1到5、6百万就可以,根据你要做2D还是3D,有没有数据积累,不太一样。大家可以看到,手机网游投入小,我们预期目标手机网游到一万人左右就差不多可以了。PC网游可以设定我的目标是十万人。投入小风险大,收入也不一样。
说到客户端差异,有几大部分。塞班用户,诺基亚、MOTO、手机厂商基本上做了塞班平台。塞班可以用专门语言写,也可以用JAVA写,还有WINMOBLIE还有LINUX。这些用户有7亿手机用户,加在一起可以占50%,可以通过配JAVA程序覆盖,但是表现形式并不是很好。还有一些独有操作系推,MTK,PALM,黑霉等等,你要做这些要考虑是在中国还是海外。诺基亚在美国根本没有人用。你选择做哪个平台,比如说MTK在中国占50%但是它的性能非常差,在他的上面,产品做不了太好的表现能力。可以通过一个中间件厂商来解决,但他不是一个智能平台,大家用QQ的时候,QQ提供所有平台做的适配您用什么手机都可以,但是这个代价是非常大的。作为我们中小公司或者个人,我们选择什么平台比较合适,所以我觉得Android前期,iPhone在这一点做的最好,是完全封闭。Android前期也还不错,虽然版本更新,开放造成不兼容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对中小开发者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朋友提到,MOTO、联想为什么不做兼容标准JAVA因为开放都可以改。对于个人开发者,机型适配是一个门槛。iPhone没有中国市场,是基于美国,而且iPhone是一个封闭业务模式很单一。除了iPhone以外做所有的都有适配的问题。作为我们这些商城,联盟就需要帮助开发者解决问题,提供测试机技术分析,自动适配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完善这个适配。
下面就是说对热的iPhone和Android,这个我就不多介绍。我觉得这两个新兴平台为什么值得关注,因为用户体验很好。目前使用用户量比较少。在中国我觉得iPhone两千万用户?我不知道多少,很难统计,跟JAVA比起来小太多。JAVA有亿用户,有一千万是你的,还有三亿用户不联网,是手机单机用户。但是Android和iPhone百分之百是你的用户,作为开发者,我们要想清楚,针对不同的平台,你要配备的平台语言不一样,要想清楚要不要适配这些平台做编程等等。
传统JAVA游戏开发者转型到Android是很容易的,到iPhone是非常难的。所以大家配属开发人员要考虑,我们要想做多少平台适配,是不是要找这么多开发者。iPhoneSDK价格是99到199美元,而且必须要用苹果机才能开发。
前面主要讲开发,我觉得要做到产品的时候应该倒过来推,先考虑要不要赚钱,从哪些用户上赚钱,再去开发。你拿到一个产品,做完以后,准备后期运营,有几个事情要考虑。一个产品要进行测试,如果做一个PC网游一两个月,手机也差不多。传奇下来还火,寿命至少5年,手机至少也是两年左右。随着产品更新换代,产品要落后,肯定要出更新版本,产品数据如果我们今天做的项目是联网产品,比如说网游必须进行产品数据分析。我们好的产品不是做出来是改出来的,必须不断的分析用户行为进行修改才能做出好的产品。这块投入是非常大的。无论是PC网游还是手机网游都是非常难的事情。大家是做手机单机的游戏团队,说我要做手机网游是非常难的事情,那做手机单机游戏到市场上卖就完了。你今天要做手机网游情况之下,要考虑后续怎么服务、收费。五一、端午节要不要做活动,这是一个庞大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用户流失率,现在看起来简单讲就是一个新用户进来一个月之内,就流失掉,这个流失率还是很高的。我的经验PC网游流失率高达90%,你发展100用户,下个月就10个,这个在手机网游上差距不是那么大。收入,目前经验看无论是PC还是手机,一万人大约挣100多万,这个UP值是差不多。差品不同,50到200块钱不等,你有一万人,平均消费是80块钱,这个月达到80万,基本上达到100多万是差不多。不因为平台、画面、体验不同有太多不一样之处。
用户的规模,产品规模,PC网游是高度竞争市场,出过上千款。手机网游并不多,可能就是50款。PC网游是面值,PC网游拿到手里,100万能拿到80到90的收入。手机网游少一些,60到70。因为你成本高,这个毛利是非常高。PC网游投入一千多万,毛利高达30%到50%,净利润达到20%甚至更高。手机网游也是一样,上线产品成功,一万人在线开发,成本两三个月就可以回收。这个里面结合我刚才说的东西,大家乘一下就知道,PC有一亿多用户,手机网游只有一千多万,但是收益是差不多的。我们要想选择到底要做PC还是手机,要把两个市场分别割裂看。
运营维护差异,做一款联网应用无论是游戏还是应用,如果是联网,要有服务器部署,带宽部署,两边成本差不多。做一个手机联网产品,必须对手机联网模式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无论是JAVA,Android还是iPhone,每个运营商有三种模式。中国移动有3G联网,大家可以试一下,如果用Android和iPhone手机,用CM联网,如果CMWAP联网就可能不能用。服务不同,有可能被网站如果没有放到移动的地方被屏蔽掉。这些是不同的。要考虑服务器部署,必须有单独开发,这个涉及到编程是不一样的。做一个联网应用,如果是一款网页连接,没有关系,如果要做高互动性的东西,比如说赛车游戏,回合制的游戏,用户享用时间要求非常快,不能给他非常多的演示,我怎么基于这部分用户,怎么联?如果针对这种情况,要考虑用编程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好的应用是CMWAP里面联网处理模式是不一样的。
推广差异,我觉得是倒推部分,两个用户用户群不一样。比如说现在PC最大的网站是什么?在手机上有用吗?没有用,因为那上面用户不是手机用户。比如说3G门户WEB网站看,实际上内容非常丰富,但是必须有手持端才能看到。PC网游推广可以看到很多,手机网游怎么推?主要是基于广告方式推,推广方式不是非常好,成本相对比PC高一些。
合作方式,其实PC端合作模式已经存在十几年了,合作模式非常多。手机网游合作目前还不是特别好,不太容易发挥各地实力,包括手机专卖店。目前看起来还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渠道。费用投入,做一个PC网游不是做完了就完了,希望在中国市场达到一万人在线至少投入200万元。做手机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iPhone针对海外商城推广费用不次于PC。用户构成大家考虑产品是不一样的,我要做棋牌类,要考虑国家用户语言等等,差异不同。
收入差异,PC网游大家基本都知道,下载是免费。我们用包月,道具收费。收费渠道以网银为主,收费成本非常低,帐期也是很短。作为手机,不管是手机还是手机单机游戏,基本上现在也是一个模式。手机网游是先免费下载,靠卖道具收费,因为安全等问题我们收费主要是依赖于运营商进行的。我们没有办法在手机端网银支付。你要通过一些短信方式收,有10%用户缴费那样只有1%用户了,因为认为设了一个门槛他根本用不到。通过一些点卡方式可以到10%,甚至60%,帐期不等。大家考虑就考虑这个问题,做一个产品的时候,帐期风险是什么,能不能收回来钱,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做了。
PC网游收益超过300亿/年,手机网游3-5亿/年。手机单机游戏和网游客户端来源于什么?运营商平台,下载,G+,联通,电信,QQ游戏平台。大家做JAVA游戏,QQ平台收入不比JAVA差,FreeWAP推广是后收费模式,基本通过短信替收,MTK,手机内置。现在你做一个PC游戏推广渠道是自主的,不需要考虑针对平台做不同的解决方案。当我做了一个手机游戏,如果是JAVA产品这五个渠道是不是要都覆盖,有技术、资源、人员物力的问题。大家说商城这么多我要不要都发布,这个如何回答,怎么评估?第一,你产品设计上是不是只要下载的。如果产品是你下载收费,如果商城不提供下载就不要了,对你没有意义。当你产品是以广告收费,以其他手段收费,目标是扩大用户。对所有开发者来说,要不要费这个人力,能带来多少用户,如果非常高肯定要匹配,如果非常少,如果是大公司还可以,如果只有一两个人大家还是把力量集中在X8上。很多开发者不愿意把应用交给国内的商城。谷歌量是我们百倍、千倍。用户量不同,市场行为不同。大家还是有不同的差异在。
第二,智能平台我说iPhone,Android平台收费跟前面JAVA不一样。首先可以提供下载收费,功能收费。这个是后端收费,移动提供这种下载以后收费的模式,这个是什么意思?你如果做一个产品,标免费一天是一万次,你标收费就会下滑,大家会想为什么要付钱,值得不值得。你的产品是好是坏我不知道。中国商城也提供这种模式,我是一个应用软件90%功能让你用。有一个很关键的东西,我看过手机上有一个FGB模拟器可以用但是要存盘要交钱,这个是很有意思。我先让你用满意了再交钱,实际经验这个比下载收费情况会好得多。
第三就是广告收费。大家刚才说免费有十万,收费就一万了,怎么做一万的流量?能不能通过广告做?谷歌发一些产品下载和广告收费差不多,或者广告收益高一些,根据产品不同不一样。我觉得大家要根据自己的产品选择。如果是一款非常简单的产品,实现一个单一功能,我建议下载收费。如果是一个游戏类产品,可能后端收费比前端要好得多。如果是工具类的产品,可能没有办法收费,比如说壁纸,有400、500款为什么要收费,这类产品可能要用广告做。大家看到人人客户端,这些产品也没有办法收费或者他也不屑于收费。他想通过广告,一些大中型广告可以自己解决。比如说我们前端看到做机票订阅产品,它的广告怎么收费?是通过内置机票可以查询航班航班信息,你订机票跟卖机票分成,这个也是广告。比如说我要做一个找餐馆软件,比如饭桶,可能跟后端餐馆分成的。自己有自己的广告平台。对于我们中小开发者我不太可能找广告厂商。你不用操心谁给你提供广告,根据软件选。我今天做音乐软件,我就在平台上取关健词,对音乐做广告,拿他的广告做就可以做代收费了。
最后还是运营合作分成。有人说中国盗版的问题,这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之前列的平台很多就是盗版,比如说JAVA游戏,24小时不到就拿去盗版怎么办。我们有一个好的办法,所谓单机游戏网络化,我后端收费。现在看到国内有两三个平台做这个事。我们是单机游戏,但是我们提供一定网络功能,比如说积分上传,非实时聊天。通过这些功能要求用户注册。可能卖一些道具收费,比如说这个游戏是一个单机游戏,是一个闯关的。你要不要一把刀,你交了钱就可以用。这个可以有效对付盗版,谁也不想做一个产品被盗版了。所以我们把收费后移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针对智能平台,我们刚才讲,针对JAVA平台有一个推广途径。智能平台造成整个生态不同。首先是商城出现降低了成本,过去买JAVA产品不找大的代理商是不可能的,找代理公司在中国也一样。中国JAVA免费渠道几乎没有。商城出现代表了一个问题,所有人都是平级的,但我们竞争水平是不一样的,都可以到iPhone发不需要推广成本。为什么会有Android个人开发者?出现这个是大家的机会,因为所有人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用户定位明确。我做了一个针对MOTO照相软件,过去没有办法,除非MOTO愿意花钱买,现在我可以非常准确定位用户。做一个JAVA我怎么宣传,现在怎么办?现在诺基亚也有自己的商城,这个针对开发者是非常现成的开发方式,针对个人开发者过去成本是不一样的。找一个平台谈,你跟大厂商说我们55分,我要64、我拿6,对谷歌来说所有人37没有规则,没有大小就靠自己本事做。我们过去做JAVA产品的时候,你说你找联想做内置没有人给你,现在通过商城很容易到这些品牌高端用户。对于JAVA开发者,很多JAVA产品做Android版本移植,这部分用户过去没有办法覆盖到,现在可以通过Android版本覆盖到。
是机遇也是一个挑战。现在大家能看到发行渠道已经畅通了,但是开发者还是要开发出更好品质的产品才能有更好的收益。iPhone看到植物僵尸,还有生化危机。你的品牌号召力,产品素质不一样,虽然大家是同一起跑线上,大公司还是有大公司优势,它有完善的人力物力,你怎样跟大公司花上万块钱做斗争?比如说现在iPhone用20多个应用。你想一款非常好的创意软件,你一搜可能发现有几百款。信息发达了,全球开发者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不是过去我在中国做应用美国人根本不知道,将来这种事情会越来越难。大量开发者竞争,带来这么多产品。实际上今天发了一个产品,比个人开发者好得多,但是我到谷歌有四万款产品,如果不做宣传推广根本没有办法使这些产品脱颖而出。我不需要做太多推广,但是当你的产品非常好,能够获得巨大收益还是要针对当地市场做推广宣传,否则你是没有办法脱颖而出的。发行渠道还是有一些垄断存在的,所以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前还是要把这些事情想清楚了。
我们网站叫我们也做Android产品开发,我们自己也有商城模式,大家如果有什么产品合作,大家可以谈一下。
提问:我想用户盗版通过网络,PC单机用户网络化可以有效解决收费问题。我想从用户体验角度问一下,现在2G和3G网络手机网游产品设计有哪些变通方式像传输速度。
李鹏:JAVA产品单机游戏我没有办法网络化,因为网络连接提示非常麻烦。但是JAVA网游可以看一下,有20多款产品可以从中国移动平台看到,那些产品2G跑起来已经没有问题。针对网络优化,针对一个PC游戏一秒钟几十K,又在2G上,对它来说3G不重要,他本身不对3G有特别的需求。但是单机游戏没有办法网络化。做一个手机单机游戏,目标是三亿多用户,做一个JAVA网游是一千万用户。单机游戏网络化了三亿可能就是一千万了。我先让您玩,这些用户辛辛苦苦做一个单机游戏玩完了就走了,还要再做一次,所以我觉得现在这种对战平台还是不错的,在iPhone有一个东西,Android有两个这种东西,可以解决整个联网端的问题。
提问:我听您主要介绍大概都是从JAVA上面总结的经验,我觉得对于真正Android的经验没有听到太多信息。第一,Android用户人群是什么。JAVA表格已经在网上,我也做过,我是很清楚。第二,Android游戏方向。JAVA可能说手机网游、手机单机、Android网游跟单机开发成功,或者说哪个模式有一种更成功模式是什么。
李鹏:我们做了Android调查。我们认为Android用户大部分以白领为主,但是我觉得这个数据没有太大意义。现在中国Android就是200万台左右,他们提供千元左右的方案。对后一个问题,我可以回答我们现在有做其他手机网游比如说掌上明珠有JAVA版,Android版。Android和JAVA用户对比情况,流失率、对比律差不多。Android用户目前对商务功能需求更大。现在大部分是商务人士做,他们对邮件、天气、新闻需求更大。从长远来说,模式还是一样。在Android可以赚钱的人我觉得他们本身在JAVA已经有完善的业务模式,解决收费,把产品移到Android是很容易做的。这个带来两件事,为什么讲我这个题目不是针对Android,是针对整个终端。我觉得如果说大家今天要做Android产品,因为门槛低、投入少、适合中小公司和个人,可以90%收入来源于美国不是中国,只有10%来源于中国。如果想来源于中国,必须在中国做JAVAAndroid才能实现收入,在中国只做Android几乎没有办法做。做iPhone就在美国做,说产品,我认为JAVA传统游戏移过来是有问题,必须进行优化。Android手机我们有什么?有触摸、操作,不能说把一个JAVA九宫格的产品拿过来就用了,这个感觉非常不好。过去说JAVA人走路根本没有寻路系统,必须要针对平台做不同解决方案,可能故事内容一样,逻辑一样,UI分辨率都是不一样,重新做的。这个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下,明珠三国JAVA版和Android版,虽然地图一样表现差异还是很大的。
提问:问一下网游,你说后付费比先付费环境好一些,请谈谈目前后付费计费方式渠道的多元化。
李鹏:在这一部分,JAVA手机网游厂商已经走在很前端。我们做的事情还是说明珠三国,进去以后点支付,明珠三国有好几个版本移动平台是免费,直接从你话费里面扣,买道具通过移动话费,在QQ平台是用Q币计算,只要点这个,用QQ帐号密码登陆支付就可以。除了这些平台自己推的版本里面是结合了付款方式,你可以选点卡充值,我用中国移动、联通的点卡还是用盛大的,把卡号密码输进去,给你换成元宝,你所有充值消费操作都是在手机上完成的,不需要跳离。PC网游怎么做?首先我要发卡,只不过现在大家为了省事,PC网游点卡已经很大了,你跟他接就可以了。盛大有上千万用户,卡到处都是,我们利用联网应用支付不见得通过移动,可能是各种方式,你也给用户提供手机、网银、充值,包括支付宝、手机支付宝JAVA版、Android版都有。
提问:刚才听了您讲网络游戏,我了解还有一些门槛更低,比如说创意类游戏,有一个叫涂鸦跳跃,游戏很简单,但是创意很有意思,黏性很强,趣味性也非常好。作为网络游戏投入太大,对于我们这些刚刚起步的个人开发者门槛相对比较高一些。能不能讲一些创意比较有意思,或者开发要求和门槛低一点,又有很多互动性黏性思路给大家?
李鹏:我觉得我讲不了,大家要看姚总有讲。大家要开发手机单机游戏要去Android、iPhone搜一下,有没有类似的产品。如果没有你就是第一,如果有看一下我自己的产品怎么超越他。现在比较受欢迎的还是稍微有一些深度的,因为现在Android个人产品太多了,所以做稍微有一些深度,比如说攻击防御类产品,比如说植物僵尸等等,这种塌方类的产品。第二种是编书类的产品,你故事好就赢,你做武侠三国,所有人都有三国。第三是Android要真正发挥Android性能的产品,比如说能不能用它的触摸,重力感应。iPhone是一定要用。实际上很多Android的产品,有些开发者JAVA往上移,但是给用户感受不好,你说什么创意真是很难,四万多种要多多分析。
提问:我听到您的细节,在国内要是小公司基本要想盈利90%盈利点还是在美国,在国内是10%。大概小公司做,你意思只做国内绝大部分是死。我想您也是做网络,可能对广大用户有一个统计,对国内Android小客户整体感觉或者说你觉得因为国内用户想做国外用户,跟国外有竞争,包括文化差异,我想听一下,或者说国内做这个出路在哪。
李鹏:关注Android是看Android的机会。大家进入这个市场看,不是说美国市场,谷歌商城覆盖是全球市场,里面有20多个国家支付,他的用户量比我们国内多太多。解决这个问题有几个办法,你做产品比如说要赚钱一定要考虑国际化,考虑国外的口味,因为中国用户不能养活你。你要想在国内,你要做JAVA,因为国内JAVA用户很大,你光靠Android活不下去。国内说到商城,如果想扩大用户量,国内用户量很小,一定要把国内各个商城都发全了。像你是一个做鞋的商城,每一家都要还是要送出去,我只要有展示的机会就可以卖出去,商城越多越高兴。如果做iPhone产品更是这样,你的产品不是国际化,只针对中国用户非常难,美国消费能力是我们数倍。我们希望通过中国独特市场机遇发展,我们市场达到两三千万的时候用户量可以超过美国。JAVA,7亿手机,移动手机有1亿多是联网,国内也就是两三千万,Android两三百万99%是联网,涨到两三千万也是99%联网,这个时候跟JAVA规模差不多。这个就是我们的机会。
谢谢大家。
把握技术大势 分享深度实践 聚焦四大方向,八大主题,50场精彩讲座
开放平台·社交网络·移动开发·云计算
新浪副总裁彭少彬、开心网CEO程炳皓、阿里云总裁王坚、巨人副总裁纪学锋
盛大在线CTO朱敬、360CTO谭晓生、Facebook蒋长浩……
360 QQ保镖产品经理、技术专家毛新生、盛大创新院赵劼、五分钟CEO郜韶飞
创新工场蔡学镛、人间网曹晓钢、淘宝架构师岑文初……
大会倒计时,抢票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