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2007年,美国奢侈品折扣网站GiltGroupe在纽约正式宣告成立。尽管最初只销售8个品牌,但其第一年就实现了25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到2009年底的时候,它的销售额已经飙升到亿美元。截至目前,GiltGroupe已经获得了5轮融资,最近的一次融资是在今年5月,当时软银集团联合了高盛、德丰杰成长基金等5家机构联合向其注资亿美元。
乱花渐欲迷人眼
广阔的市场,再加上GiltGroupe成功模式的刺激,让国内创业者和资本市场也开始在奢侈品网站上跃跃欲试。一时之间,国内奢侈品网站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今年初,网易推出了“网易尚品”。新浪也不甘落后,“新浪奢品”开售香奈儿、迪奥(Dior)、芬迪(Fendi)等知名品牌,产品折扣低至8折,有的甚至低至4折。京东商城也宣称其奢侈品网站将于11月上线。
叫好不叫座
奢侈品网站在互联网上的异军突起,无疑给消费者带来了购物的极大便利。
而为了方便消费者能从众多的网站中挑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奢侈品,网上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用于奢侈品比价的专区。消费者可以通过比价,用最实惠的价格买到高高在上的奢侈品。
尽管奢侈品网站看上去一片红火,但其总体销售情况和用户规模目前看来并不乐观。
相关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的线上奢侈品销售额仅占当年奢侈品市场总收益的%。在用户规模上,易观国际调查了国内17家主流奢侈品网站,其中会员数量超百万的仅5家。
多种考验生存难
奢侈品网站的叫好不叫座,与消费者对网站缺乏信任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多年奢侈品销售经验的专业人士告诉《IT时代周刊》:“消费者对于网站的信任,首先基于奢侈品网站提供的产品是货真价实,接下来则是网站购物的体验以及售后服务。”
据本刊记者了解,国内多数奢侈品网站的货源大多是欧美代购或者渠道商,随着奢侈品进口关税的严控,其价格优势会逐渐流失。另一方面,欧美库存的减少也会让国内网站的货源越来越单调。
如果说货源渠道是奢侈品网站短期内的现实瓶颈,优化服务则是奢侈品网站所面临的长期任务。
已经拿到三轮融资的某奢侈品网站,有客户下单之后的25天内,货品犹如石沉大海。而其物流速度更是无法和奢侈品代购相提并论。
原文链接:《奢侈品网站遍地开花 短板众多消费者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