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车“出国”,湖北“追讨公车”
10月4日,有网友在老挝万象景点见一辆牌照为云E·84547的执法车,遂拍下照片并传到了网上,多数网友猜测该公车被私自调用。无独有偶,据《南方周末》10月6日报道,湖北广水市调任官员带走公车已成惯例,多年来无人被追责,5名市人大常委联名提案追讨公车难见成效。
在公车滥用现象难以杜绝的现实下,这两起与公车相关的新闻刚刚曝出,就引发了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舆论质疑声不绝于耳。
两地政府及时应对,公众担忧难解
10月8日,云南省楚雄州政府新闻办表示,云E·84547执法车现身老挝系公车私用,当事官员楚雄州农业局执法支队队长赵朝魏已被免职。湖北随州市也在10月8日晚回应称,广水市官员调任带走公车的情况基本属实,该市正加大工作力度,责成相关单位或个人立即退还带走车辆。
虽然时值十一长假,两地政府部门对事件的应对却比较及时,态度也可谓诚恳,但公众的担忧情绪仍难化解,不少网友认为,如此处理不足以触及问题根源,再犯的可能性极大。
网友呼吁严管严查,别让百姓伤心
搜狐社区网友“下雨天在海边”说:“如果找我要我不还,那是我耍无赖,关键是根本没人找我要过车。”——你去超市也拿着东西就跑试试?没人看见你就可以不交钱了?这位小学毕业了没有?中央对公车乱象应该抓得更严些,别让他们再占公家便宜了!
新浪知名博主“李志起”说:毫无疑问,“跨国执法”的公车,为我们反思公车治理困境再次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注脚,然而,公众调侃了之后,期待的并不仅仅是这背后的真相,而是一种对三公开支切实行之有效的制度。
网易网友“luhuchen518”说:广水这样的事曝光了,但全国还不知有多少个这样的广水,真心希望中央能协调好各部门,以严格的制度作为保障,执行时坚决有力。
腾讯网友“错爱一生”说:广水是一个贫困县市,不断买车的钱是从哪里来的,是搜刮老百姓的钱,还是贪污国家拨下来的救济款,还是拨给老百姓的补贴钱呢?有关部门如果不严抓狠打的话,老百姓的心就伤透了。
媒体叹公车难治,赞人大监督发力
对于两起公车事件,媒体普遍认为,现有的公车治理力度和方式已经根本不足以震慑违规者,越来越多的事实将倒逼出越来越严格的监督。公车难治源于既得利益框架难以打破
《西安晚报》评论认为,公车难治,根在于难以打破既得利益的框架。西谚有云:再高明的外科医生也很难给自己开刀。公车治理只有打破“自己管自己”的格局,将“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分离开来——公车的消费者不能成为公车制度的唯一监管者——如此才能终结公车治理中的积弊。
公车私用源于权力滥用没有受到约束
《云南信息报》撰文称,公车私用越界,根本上还是权力滥用没有受到约束。与公车私用现象的严重相比,相关惩戒措施大多聊胜于无,比如,有的地方发现了公车私用,当事人所受处罚也多是口头批评、诫勉谈话、责令写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个别的可能责成当事人象征性补偿一点费用,除此之外,很少有其他更具有警示作用的处罚。在“挠痒痒”式的罚则下,公车私用就会愈演愈烈。
公车乱象倒逼人大监督职能落实
《北京青年报》的社论指出,广水市5名人大常委发起的“追讨公车”行动,具有鲜明的突破性意义。这次监督尽管没有直接触及政府预算的问题,但是可以期冀,今后广水市人大对政府预算的监督,能够一次比一次更逼近实质性问题。广水市人大常委以“追讨公车”加强对公车配置使用的监管,值得其他地方认真借鉴。
藏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