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晓得西南联大与中国教育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投资理财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晓得西南联大与中国教育
发布日期:2023-02-02 16:01:09  浏览次数:12

搜狐财经讯 西南联大存在的时间不满9年,就读学生不过八千,而且条件简陋,生活艰苦,但却培养出了一大批人才,其中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 道,三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朱光亚、邓稼先、王希季,近百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科学、教育、新闻、出版、工程技术、文学艺 术等各个领域都有不少西南联大校友成为业务和政治骨干。在台湾和海外,有重大成就的联大校友,也不乏其人。

西南联大不仅大师云集,在教学和科研上成绩卓著,蔚为学术重镇、人才摇篮,而且是当时“倒孔(祥熙)”运动和“一二一”运动的发起者 和策源地,在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民主堡垒”。有不少校友参加革命斗争,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有的已进入国家领导人的行列,并有近30位 校友在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中牺牲,成为烈士。西南联大不仅在中国教育史上,而且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都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为什么在艰苦简陋的条件下,西南联大能作出如此突出的贡献?这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 JohnIsrael(中文名易社强)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并为此多次到我国大陆和台湾访问。他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

研究西南联大的谢泳教授总结了几点西南联大的成功经验:一、离不开当时中国大学管理者尊重教育、追求学术独立的基础;二、大学保持独立,西南联大的教授对行政当局的指令敢于抵制,敢于拒绝。那时西南联大从梅贻琦到众多教授,对上面的各种指令,也有惹不起的时候,但除了抵制外,多数情况下是应付了事。三、做到了教授治校,西南联大的教授,特别是负责的教授,比如各院院长、系主任等,对自己的要求都很严格。在西南联大教授的权力之大是我们今天难以想象的。对于来自上边的命令,如果感觉不合理,要么据理力争,要么就公开抗议。教授们反对行政当局的事是常有的,因为那时的大学教授是自由流动的,在校内他们不必害怕校长,更不必害怕教育当局,不合适就走人,此处不留自有留处,整个心态是从容而平静的,因为教授都知道自己的价值,管教育的人也都知道是因为有了教授才有大学,而不是有了大学才有教授。四、校长的合作精神。如果没有三校校长的合作,在那样的情况下,要把大批教授团结起来,延续中国教育的命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联大的许多精神,特别是学术独立、大学独立,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兼容并包与学术自由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敬业勤学的精神,为共同事业团结合作的精神,现在尤为值得我们学习。

     搜狐独家: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