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下去是杯具,献出来变洗具。”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句颇有网络范儿的标语,出现在了北京五道口一带的繁华商业区。标语旁蹲坐着一位“思想者”,他浑身涂满了油彩,一边是黑色,一边是绿色,面对一只油桶默默沉思,周围飘动着五彩斑斓的肥皂泡。这位“思想者”不时变换动作,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观望。
这幕街头艺术的导演,是一群来自北京林业大学“绿手指环境保护者协会”的志愿者。这群自称为“飚爱小Y族”的90后大学生,用他们彰显个性的新奇手法,向公众宣传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资源的环保理念,展示他们把地沟油变成肥皂的“绿色奇迹”。
量杯、酒精灯、烧瓶、试管,这些通常只在化学实验室里才能见到的稀罕物件,通通被这群年轻人摆上了街头。让人闻之色变的“地沟油”,通过他们精心设计的化学反应,奇妙地变成了肥皂液。肥皂液在模具里冷却三天,就可以变成形态各异的肥皂,像普通肥皂那样洗涤使用。
活动当天,“飚爱小Y族”分组前往五道口周边的各家餐馆,登门收集地沟油。收油过程中,他们努力与餐馆建立起长期的“供油协议”。未来几天,他们将把收集的废油制成肥皂,并回赠给供油的爱心餐馆。
“绿手指”的负责人,是北京林大的在校学生刘美辰,因为攻读环境工程专业,她学习到了把油转化为肥皂的化学方法。刘美辰发现,校园内外的食堂、餐馆,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废油,这些废油有些被白白浪费,有些因为处理不当而危害环境,还有可能流入不法渠道从而危害公众健康。为什么不把这些废油收集起来集中转化为肥皂?这样既能绿色环保,也能变废为宝,创造经济价值。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美辰和“绿手指”的几位伙伴行动起来,在几个月里完成了一项名为“YOU & 油”的公益创业计划书,满怀信心地参加了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
随后,他们开始从学校食堂收来废油,并借助学校实验室的仪器,做出了几十块像果冻、巧克力一样形态可爱的肥皂。未来,“绿手指”还将在肥皂包装盒上印制商业广告,并把制成的肥皂免费回赠给提供废油的餐馆,所得商业回报用于维持组织的日常运转。
目前,“绿手指”团队已经从2010联想青年公益创业计划的初赛中胜出,即将参加分赛区决赛,他们希望能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上网为他们投票,支持他们在公益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