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8月9日顽疾那消息 恒大地产集团7月销售简报显示,恒大7月共计实现合约销售亿元,年内累计实现合约销售金额达到亿元。其中,在为恒大7月业绩贡献逾两成的济南市场,恒大先后全新推出恒大绿洲和恒大名都两盘,并一举拿下11亿元的月度销售额。而备受业界关注的则在于,上述两个项目从拿地到开盘均不超半年。
联系到恒大坐拥最大土地储备与绝不囤地这一看似矛盾的关系,其在超大在建工程面积和高速开发节奏下便得以实现很好的统一。
房企竞争考验开发速度
在房地产市场,开发速度是一个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与价值实现能力的综合体现。在多数情况下,价值创造能力与价值实现能力既互为因果,又受制于资金实力、土地储备、市场判断等因素影响。
在此情形下,中小房企多选择缓慢开发,乃至在销售环节捂盘惜售,并以此实现利益最大化;而对于多数大型房企而言,如果在开发速度上领先业内,则意味着在有限时间内有更多的货量面世,也就为销售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有鉴于此,房地产企业在开发速度的表现上参差不齐,其中不乏能拖就拖、准备坐收土地升值红利的企业,而普遍的开、发周期为两到三年。当然,亦有致力于缩减开发周期,追求较短开发速度的企业。其中恒大以追求不到半年的开发速度为目标,备受业界关注。
速度型恒大将土地收益让给购房者
据知情人士透露,恒大在项目拿地当日,就会出台专门的文件规定各项工作的完成节点要求,并明确各项工作的考核对象及评价权重。而依托公司的集团化紧密型管理模式,恒大内部要求规划设计、政府报建、施工组织、原材料供应等各项工作都必须短期完成。恒大形成的快速拿地,快速开发,中价位精品房快速销售的策略,把土地增值的收益让给了购房者,让恒大速度带动了市场火爆。
同时,恒大在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乃至在营销推广上推行标准化,并优先完成样板房、综合楼、项目大门和园林景观的工程建设。据上述知情人士分析,"此举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同时,能在短期内最大化呈现项目的品质形象,并藉此推动快速销售的实现。当然,在此过程中,恒大人所表现出的执行力也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