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认识朱民:金融业瘦身不可避免 2010年是改革和重构年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化工能源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认识朱民:金融业瘦身不可避免 2010年是改革和重构年
发布日期:2023-01-20 16:56:19  浏览次数:9

搜狐财经讯 央行副行长朱民在18日召开的《财经》杂志“2010:预测与战略”年会上表示:过去十年金融业的膨胀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求,金融业“瘦身”必不可免。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全球金融业发生了三方面的根本变化。即全球金融市场规模和机构方面的变化;全球监管理念和框架的变化;以及全球金融治理机制改革和重建。

朱民表示,过去十年里全球金融市场的膨胀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脱了了实体经济的需求。

“以2007年为基准点,全球银行业资产是78万亿美元,全球股票市场的市值是68万亿美元,全球债市总值是72万亿美元,全球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面值是662万亿美元,加总起来全球金融资产面值是实体经济的倍,实体经济需要不需要倍于它的金融业来为它服务?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这倍里面相当一部分是金融业离开了为实体经济服务转而自己为自己服务,这是很多金融衍生产品的来源。”

朱民认为,过去金融业规模过度膨胀,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危机的打击下,金融业正在迅速的缩小规模。

“以08年为例,股市市值跌到32万亿,全球金融衍生产品跌了25万亿,全球银行业的资产略有增长,但是全球国际银行业的资产跌了16%,全球债券市场的总值是增加的,但是主要是国债的增加,公司债和私人债在急剧下跌,整个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在诸多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不断“瘦身”,一方面是监管当局的要求,一方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被迫“去杠杆化”必然带来的规模缩水。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充斥大量的“不良资产”,与此同时需要偿还大量的到期负债,因此不得不开展大规模的“去杠杆化”活动,变卖资产以还债,其结果是资产规模不断缩水。花旗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集团瘦身为万亿美元资产的银行机构。这种“瘦身”将成为一种趋势,并在德意志银行、荷兰银行和许多英国银行身上得到印证。朱民表示,金融业正在发生巨大的去杠杆化,目前只是一个开始。

而摩根斯坦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也在论坛上也表示,现在全球大概有毒资产是-万亿美元左右,现在核销是万亿美元,还有近一半的不良资产尚待核销。

对于最近爆发的迪拜主权危机事件,朱民给出评价:迪拜危机最主要的原因是迪拜的资产是不能动的,有一些还是不可置换的,而它的负债是短期负债,它的负债结构不足以支持迪拜的资产,因此出了问题。迪拜危机正迅速波及其它国家包括希腊、乌克兰和瑞典。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危机的脆弱阶段还没有过去。

此外,全球经济正在从前几年比较强速的增长回到一个低速波动的增长。而一个低速的宏观经济增长必然会减低对整个金融业的需求。基于以上原因,朱民认为,金融业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而这个变化才刚刚开始。”

“当金融业在开始调整的时候,整个监管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据朱民分析:现在监管是三个支点,第一个支点加强微观监管,对金融机构、产品、市场监管;第二个支点是宏观的审慎监管,整个宏观流动性系统性风险的监管;第三个是保护消费者。美国、欧盟、英国都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方面的法律和政策,但是即使这么严厉的监管还是不能解决整个金融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即不能解决太大而不能倒的银行的监管问题。“此次危机表明,太大和不能倒的银行是整个系统风险最大的问题,他的存在本身就产生很大的道德风险。”

朱民认为,2010年应该是全球金融业的改革和重构年。他说:“如果说2008年是全球危机年,2009年是全球救市年,那么展望2010年就应该是全球金融业的改革和重构年。这个新的金融业会在2010—2012年重新构建起来,我们希望这是一个新的金融业,能给实体经济提供很好的服务,本身得到发展。”(搜狐财经/魏喆??/P>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