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找到“卖馒头许可证”与中国的食品安全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社会财经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找到“卖馒头许可证”与中国的食品安全
发布日期:2023-02-01 01:44:33  浏览次数:4

[财讯网]“卖馒头许可证”叫不叫停,与老百姓能否吃上放心馒头关系不大。“以证代管”也并不能够维系一个安全的食品局面。真正用心加强对馒头等身边食品的监管,让公众身在一个安全的“食品绿岛”中,这才是民心所向,也是政府权力职责所在。

甘肃省质监局去年4月启动实施“食品加工小作坊许可证管理制度”,并在有关“红头文件”中明确表示,要对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实施加工许可管理。近日,这一文件被甘肃省政府法制办叫停。

在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的当下,小作坊式的生产因其卫生条件堪忧、生产不够规范,但又无孔不入,与我们每一个人休戚相关,确实有管束的必要。可以肯定的是,加工油条也好,卖个馒头也罢,这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一直以来都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实施加工许可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不可忽略的环节。对其监管的责任,都在政府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范围之内。就此来讲,甘肃省质监局通过实施“卖馒头许可”,抬高准入门槛,加强规范管理,这其中并不乏政策善意。而之后这项措施却引发颇多微词甚至谴责。有评论称,这只是简单、粗暴行事,甚至不乏部门之私利。而从行政法学的角度来讲,行政审批作为前置性的管理手段,如果过多过滥,会严重打压社会活力、抑制市场创造力、降低经营效率、增加市场主体经营成本、甚至阻碍经济发展。

这里我们不想谈论这种行政许可是否是对经营者特别是微小型经营单位的过度干涉,也不谈质监局缺乏上位法依据就设置行政许可的盲目,倒是其通过行政许可来达到加强监管的初衷与目的值得品咂。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一直难以让公众和社会满意,其中批评矛头,往往直指有关监管部门,很多媒体及社会人士往往指斥其监管失职,行政不作为。可以这样说,通过发放行政许可证的办法,来加强食品监管,不能说没有一点价值。至少这加工食品小作坊都要备案,对其生产条件也有基本的要求,但实事求是地讲,那些出问题的食品加工企业,不少也是在食品监管、卫生管理、税收、工商等部门备案的。而知名的食品企业和公司,出现食品安全的也并不鲜见,一句话,一个行政许可证是远远达不到食品安全监管目标的。

可以这样说,指望通过发放行政许可证的办法来监管食品安全,只能说是一种监管幻觉。以为只要发了证,生产场所、生产人员都记录在案,食品就一定安全可靠,从此万事大吉。这样的思维,说简单点是短视与天真,说严重点,依然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懒政。须知,在当前食品安全风声鹤唳的现实语境里,没有严格的监管与惩戒,一个许可证的作用太过微弱。

另外,据了解,这项政策实施一年以来,“仅有500多家小作坊申领了行政许可证”,这与大街小巷的各种食品加工作坊相比,实在是九牛一毛。也就是说,即使这500家小作坊在申领许可证之后,真能做到“流淌道德的血液”,但对于更多的小作坊来讲,其所能起到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毕竟有限,也根本无法稀释浓重的食品安全困窘。从某种程度上讲,“许可”与“未许可”,又有何区别?

因此,“卖馒头许可证”叫不叫停,与老百姓能否吃上放心馒头关系不大。“以证代管”也并不能够维系一个安全的食品局面。真正用心加强对馒头等身边食品的监管,让公众身在一个安全的“食品绿岛”中,这才是民心所向,也是政府权力职责所在。

(贾芳 撰稿)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