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明了李晶:2010年CPI将达3% GDP或达9.5%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五金建材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明了李晶:2010年CPI将达3% GDP或达9.5%
发布日期:2023-03-17 04:01:16  浏览次数:11

和讯消息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1月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CPI同比由负转正上涨%,环比上涨%。,PPI同比下降%,比上月降幅缩小个百分点,同比降幅继续收窄。对于11月份的各项数据,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表示,该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李晶预计,受益于公共投资持续、房地产私人投资回升以及消费行业复苏,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强劲增长,全年GDP或达%。

明年CPI或为3% 货币政策或不急于收紧

11月份的消费价格由10月份的同比下跌%回升至同比上升%,生产价格则由10月份的同比下跌%回升至同比下跌%。李晶预测2010年通胀将温和上升3%。鉴于通胀前景温和以及主要出口市场面临不确定因素,她认为,中国不会急于收紧货币政策。

政府放宽对资源价格的限制以及冬季的暴风雪加剧了食品价格的上涨。同时,自11月10起,国家发改委将汽油及柴油的零售指导价分别上调7%及8%。这些因素导致消费物价指数自2009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上升。

李晶称,国际原油及煤炭价格上涨连同恶劣的气候导致生产价格上涨。11月份,中国官方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的购进价格由10月份的点升至点。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4个第二产业中的21个存在产能过剩问题。李晶认为,尽管商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但工业产能过剩应可限制制造商将上涨的原材料成本转嫁予消费者的能力。

私人部门投资有望增长 政府将力保房市健康

2009年前11个月,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势头趋缓,年比达%,而1-10月份的年比增幅达%。尽管中国北部省份的建设活动因冬天的到来而放缓,但固定资产投资随着房地产建设的复苏而继续上涨。李晶认为,随着政府投资的趋缓,私人部门投资的投资有望在GDP增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占固定资产投资近四分之一的房地产建设强劲反弹。住房依然保持旺销势头。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和对投机性需求的顾虑促使政府对5年内售房征收%的交易税。李晶认为,政策调整可能会有利于普通购房者-通过增加小型住宅和补贴住房的供应。鉴于住房板块对投资和消费的重要性,政府可能会努力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李晶表示,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的一个大方向之一就是推进城市化的进程。将会通过改善城市规划、发展基础设施并放宽户口限制的方式发展中小规模城市。

信贷增长或再加速 明年将有两次加息

11月份,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幅达%,高于10月份%的同比增幅。央行公布,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2,948亿元,高于10月份的2,530亿元。2009年前11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李晶认为,虽然2010年总体贷款增长应会缓和,但放贷活动应仍旧比较积极,为进行中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受益于政府支持的增长行业提供融资。她预计,流动性状况仍将比较活跃,因为在新年国内存款将流动起来,信贷增长会再次加速。

面对某些行业的过度扩张,政府已经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诸如将银行的资本金充足率要求从8%上调至11%,以及对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生产商设定贷款限制。李晶表示,作为管理整体流动性的工具,对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能会先于加息。10月份和11月份期间,中国央行分别从银行系统回笼资金1,560亿元人民币和2,990亿元人民币,扭转了今年前9个月净资金注入的势头。

李晶称,对资本涌入的担忧很可能会限制中国利率上调的幅度。中国央行在2010年中之前将上调基准政策利率,2010年会有两次27个基点的加息。中国银监会已要求银行检查未被转移用于投机性投资的现有贷款。此外,投向能源密集型、污染和或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行业的贷款将受到控制。

此外,李晶认为,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的外部需求前景正在改善,显示明年的净出口将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政府领导人在最近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明年中国将继续维持现有的宏观政策不变,以促进国内消费、支持私人部门投资以及开展结构性经济调整为目标。同时,近期宣布调整针对房地产及汽车行业的支持政策,李晶认为,这反映出政府将选择性地开展政策调整,以抑制投机活动,确保行业增长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