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认识评论:电商快递“跨界”运营并非常态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软件开发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总算认识评论:电商快递“跨界”运营并非常态
发布日期:2023-03-19 16:53:45  浏览次数:10

电商行业非常奇怪,行业整体不挣钱,普遍深陷价格战泥潭,偏偏还有人不断进来。

尤其令人惊讶的是,国内快递业老大顺丰快递准备趟这浑水了,近日宣布其全资电子商务网站“顺丰优选”正式上线,瞄准中高端食品市场。

从逻辑上来说,电商企业涉足快递更合理些:物流的好坏直接影响客户体验,是行业竞争的重要一环,行业自建物流,服务品质容易受控制,回款快,且是差异化的重要保证,比如京东商城的“211限时达”。此外,行业有代表性的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跨界”有客观历史条件,由于快递业服务水平滞后,他们当年确实找不到匹配的服务供应商,同时,快递业的业务模式和收入模型相对简单明了,一定半径内满足必要的订单保留量,自建物流就能实现盈亏平衡。战略上有意义,账本上算得过来,为什么不自己做?

有消息说,京东和凡客向国家邮政管理局申请快递许可证,即将成为快递行业的新军,鉴于其累积的团队规模以及行业影响,这并不奇怪。此外,由于价格比拼,电商企业延伸价值链条以降低成本这也能理解。此前,星晨急便的董事长陈平就说过,公司接不到淘宝平台订单的原因就在于,价格高度透明化,卖家迫不得已,只好在快递费上做文章,很多淘宝上的大卖家本身就是“四达一通”的加盟商。再说了,对于未上市的电商巨头们而言,有个物流资产的配置,方便概念包装,资本市场的要价不也能高些吗?

饶是如此,京东和凡客一样有大量订单是交由第三方的,包括一些自建物流的城市。多数电商企业都是物流外包,市场瞬息万变,资源、精力原本就有限,能看好本来的生意尚自顾不暇,还哪里有余力去管其他?

而快递企业争抢电商蛋糕,倒有点费解了:一来,进入行业挣钱很难,现在起步的时点似乎也慢了,各个垂直领域多少都有些在位者了;二来,电商平台的打造,要从供应商组织货源、对消费者进行营销,至少在流程要复杂得多。想想苏宁电器在行业耕耘这么久,从线下搬到线上都这么麻烦,物流企业相当于要重新学习建立一套前台系统,这难度可想而知。配送自然会有优势,可是,麻烦多数快递公司盘点一下,自身的服务到底有多大差异化?

从实际结果来说,中国邮政与TOM集团联合创建“邮乐网”,圆通快递2008年成立的“新农网”,早期的“试水”都不能说太成功。

更重要的是,多数电商模式本质是零售,和快递物流一样,规模效应非常关键。要“跨界”的前提往往是玩家自己得有规模效应,沃尔玛、苏宁都有庞大的物流仓储体系,京东以后也会有,那人家本身是巨头,每天的出货量摆在那,同样的模式,未必适合企业群体中的“小民百姓”。

早在200多年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用扣针制造业的通俗比喻,进行专业分工的普及教育。现在兴谈“产业链”,可是,但凡成熟市场,无论任何产业能够“上下通吃”的公司毕竟少,专业分工是常态。中国之所以有不少链条通吃的公司,因为很多细分环节尚未成熟,专业化水平赶不上,只好自己做;有的呢,专业第三方能力储备还不够,竞争压力还没显现出来。

具体到顺丰的案例,成功与否不好判断,至少不应该代表行业趋势,也不是一般快递企业能够随意模仿的。顺丰之所以跨界,不排除王卫有独到的生意经,或许仅仅是有更大的商业野心。不过,世上终究没有无所不能的公司。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