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近日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万亿元,同比增长31%。国家商务部人士预测,到“十二五”末,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到20万亿元左右。对于近在身边、迅速扩张的电子商务市场,大学生创业者自然当仁不让。虽然“寻找货源”和“联系物流”是许多大学生“店主”的“短板”,但以小搏大、返利创意也能让他们在电子商务大战中分得一杯羹。
学生开网店:货源和物流是短板
兼任河北省电子商务研究会副秘书长的董志良介绍说,开办网店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的确门槛不高。寻找货源、申请店铺、上传商品资料,联系物流、店铺推广,5个步骤,他们要求实习学生一个月“搞定”。对于缺乏创业资金的这一群体,在经营网店的“开店”环节更是“零投入”。
“但经营网店,可不是联系好货源、找好物流,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这么简单。”董志良话锋一转,这可是对店主各项能力和实力的综合考验。
“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创业者普遍善于接受新事物,了解互联网。”但董志良同时指出,他们往往社会关系简单,耐力、抗压能力差。由于与人沟通能力的不足,“寻找货源”和“联系物流”两个环节更是许多大学生“店主”的“短板”。“在与众多网络淘金者面对面的PK中,大学生办网店优势并不明显。”
激战校园:小有小的好处
时下众多网商“大鳄”正使出浑身解数,抢滩大学校园。淘宝试图在各高校建立“淘宝社”,凡客在大学生中积极招募“校园代理”,京东商城的“校园之星”选拔赛则在全国六大赛区火热进行中……
面对“大鳄”来袭,Liglog校园团的主创人吴世勇的表现却颇为“淡定”。“和淘宝这样的大鳄,在全国市场‘肉搏’,我们会死得很难看。”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的这位大三学生颇有底气地表示:“但在我们学校这一亩三分地,鹿死谁手,还真不一定!”
Liglog就是要和网商大鳄们比“小”。他强调说:小有小的好处。
目前,Liglog的网购市场只限华信学院等几所大学校园。“我们不存在任何推广难的问题。”即便是发传单到每一个宿舍的“扫楼”行动,成本也有限。而将“蓝精灵体”团歌放至学校的贴吧上,很快就能在同学中传唱。吴世勇甚至考虑,在校园广播站投放推广广告,以改写广播站无广告的历史。
返利创意:睡觉都能挣钱
近日,彭少强所创办的“乐返网”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在今年年初,24岁的他,还是一个为迫在眉睫的就业而发愁的专科学生。焦虑中,市场营销专业的他敏感嗅到了商机。
近年来,迅速壮大的购物网站间竞争愈发激烈。为了求得先机,各网站为求推广痛下血本。除了大做广告,更是纷纷让利求链接。“只要网购者经过我的网站链接进入并最终成交,购物网站便要按照成交额的比例给我返利。”彭少强介绍说,凡客网曾开出16%的高价。“我将10%让给经过我的网站的网购者,我还能得到6%的提成。”
将这些购物网站集合起来,专门办一家购物返利经营模式的网站,在他看来简直就是一个“躺着睡觉都能挣钱”的金点子。而实际上,从父母那里借钱时,他也是这样说的。
用借来的240元,彭少强注册了域名、租赁了空间。2011年3月,“乐返网”低调上线。他至今还记得,3月11日一天就为其进账400元。当月,“乐返网”不仅为购物网站带去了6位数的销售额,也给他带来了8000元的收入。这是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
原文链接:《电子商务大战:大学生如何分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