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理解银行理财又逢一年低谷期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食品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理解银行理财又逢一年低谷期
发布日期:2022-12-31 05:06:39  浏览次数:7

经常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年夏季理财市场会逐渐进入淡季,8月中下旬进入低谷。这期间无论产品收益率、品种以及整个市场规模都会明显萎缩。这一现象要持续到中秋前后,才会走出低谷,迎来金秋十月。

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6月底银行年中考核过后,各大商业银行揽储压力顿消,立即削减高收益理财产品。此外,无利不起早,何况正值炎炎夏日,开发新产品、更新系统等大变动都将延至秋天。

其次,夏季是出游、消费的高峰,这就意味着大部分投资人会暂缓投资理财产品。暑假至9月开学,家庭教育支出也是这段时间的重头开销。此外,漫长夏日并无任何节日,而传统佳节是个人收入增长的爆发性时点。根据以往经验,重大节日前后,总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的黄金期。

除去这些固定的影响因素,每年又都会有一些特殊情况。今年恰逢《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目前来看,各大银行最直接的表现是撤下了大量超短期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运作时间通常少于七天,资金灵活流动于投资者和银行之间,但由于不利于监管,受到重点监控甚至被禁发也就不难理解了。

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另一个问题是,如果募集资金达不到一定规模或利率设计过低,就会沦为“鸡肋”,前者银行容易亏本,后者投资者容易失利。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理财产品的计息方式与银行存款不同,定期存款在存款当天就开始计息,存款到期立即返还本金及利息。而理财产品在产品运作过程中,前有发售期后有清算期,这段时间内可能只计算活期利息甚至不计利。

超短期产品如果实际生息日为3天,而募集期通常有2~3天再加上清算期一天,资金被占日期就很容易达到7天甚至以上。在目前7天通知存款的年化收益率为%的情况下,投资者就需要考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否抵消前后资金占用造成的损失了。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