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升职记剧照
“因为中了太子妃的毒,我心甘情愿成了乐视会员。”最近这句话已经成了年轻人打招呼的常用语。如果到现在还没听说过《太子妃升职记》,大概就又要在小鲜肉占领的视频领域被狠狠甩出一条街。
而笔者却还清晰记得,从宣布甄嬛传原班人马加盟芈月传,到刚结束没多久的芈月传庆功会,娘娘的号召力、乐视和腾讯等大平台的宣传力度,芈月传绝对具备空前辉煌的阵容。尽管刚播出没多久就面临各大历史学爱好者、资深人士百般挑刺,但庆功会上乐视仍然给出了全平台播放量突破51亿的成绩。
反观另一边的太子妃,在火爆网络之前几乎没有听到过宣传的声音,有娱乐资深人士更是将其形容为穷癌晚期剧组、道具不忍直视,但在芈月传庆功没多久的乐视影业战略发布会上,太子妃迅速成了现象级网剧的新代言。当然,豆瓣等平台上相距甚远的打分更是充分说明:这个本来名不见经传的太子妃IP,就这么突然火爆了全网,逆袭了芈月传。
高颜值配合神造型剧情比传统穿越剧更雷人
笔者第一次听说太子妃,是来自朋友发在微信的一句话:“本来听到太子妃升职记这个名字觉得挺无聊的,但是当知道这是一个男人穿越回去变成了女人,我马上点了播放。”私以为,热爱同人文化的朋友写的这句话,概括了很多人选择看太子妃的理由——猎奇、有趣。
穿越剧IP其实并不鲜见,追溯起来,其发展大概已历经十几年甚至更长。从《寻秦记》这样的现代人穿越古代开始,类似电视剧和小说就接连不断,大多是女人穿越回去做了王妃、公主,因为剧情雷同虽然火了几年,但日渐衰弱。但太子妃却给出了一个更加离奇的视角,一个男人穿越回去做了女人,其心态在演员的演绎下经历了一系列变化。
当然也有文章深扒,太子妃中所涉及的造型虽然雷人,但与大牌走秀风格类似;而作为穷癌剧组在布景方面却很细致,随着太子妃心态由男转女的变化,背景色也有了明显改变,这些细节都是一部走红网剧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
但面对芈月传和太子妃的前后落差,笔者也生出了新的疑问:一部IP走红真的是人为可操控吗?
观众千人千面投其所好不如时机刚好
尽管太子妃有许多让人肯定的成功因素,但正如之前爆红的诸多网剧一样,太子妃关注度攀升也几乎是突然发生的事。论宣传力度,太子妃跟芈月传明显不在一个量级,与其说运作有效,不如说太子妃赶上了好时机。
其一,宫斗剧看累了。关于芈月传,除了大量历史事实不符外,还让观众吐槽不止的是其与甄嬛传惊人相似。原班人马本来是大制作的标配之一,然而芈月传却沿袭了宫斗剧的经典剧情,从姐妹情深到姐妹反目,所有细节几乎都是一个套路。太子妃在这个时候出现,本来有些莫名其妙的剧情反而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其二,审美不如审丑轻松。许多人看了太子妃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轻松愉快。比起具有浓重历史氛围的剧作,无厘头、搞笑越来越多占有了年轻人市场。芈月传当历史教材不够严谨,作为宫斗剧又太老套,面对生存压力的年轻人最后选择了看太子妃哈哈大笑。
但这一切都不足以解释太子妃逆袭芈月传的原因。笔者跟许多追捧太子妃的粉丝聊过,如果再出现一部类似太子妃的网剧,许多人认为不会再受如此关注。信息大量膨胀的今天,观众的新鲜感稍纵即逝,太子妃的走红,可能更多只是因为出现在了刚刚好的时机。
所以,如今正在疯狂开发IP的视频网站,真的就能靠所谓的精美制作、大数据分析使粉丝疯狂吗?还是说,未来更可能出现另一个太子妃逆袭芈月传的“怪事”?
现象级代替经典视频网站开发IP过度
从芈月传走红开始,IP一词在网络也走向大热。IP并非IP地址,而是知识产权,文学、影视、游戏、动漫、音乐等领域围绕IP进行价值再开发本是常态,但套上”互联网+”,再有巨头加持,IP竟成了谁也不肯放过的香饽饽。
从之前各大视频网站的2016战略发布会来看,今年的IP开发将达到空前规模,像《幻城》、《鬼吹灯》这样的老牌IP,也在今年被各家纷纷抢占。有视频网站的高管放出话来,称过去几十年的IP都将在这几年被开发完毕。
只是,这几年疯狂开发掘金之后,视频网站以后准备怎么办?笔者觉得,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去用千篇一律的演员阵容、服装道具、宣传方式开发IP,更应该做的是制造新的IP。就像芈月传与太子妃一样,与老牌IP雷同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大投入制作的“芈月传”也许反而被新颖的“太子妃”IP超越。
当然,太子妃等污妖型网剧走红产生了新问题,这样的IP虽然爆发迅速但很多显得“营养不足”,欢笑过后剩下一地鸡毛。艺术到底是借助互联网东风、还是实质上已经被互联网舆论所左右?这点大概需要每一位影视从业者去深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