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 11 狂欢八年,“买买买”却已经不是重点
2 小时 30 分,天猫双 11 总交易额突破 500 亿元;2 分 53 秒,优衣库天猫双 11 销售额突破 1 亿元;13 分 19 秒,菜鸟联盟双 11 首个快递配送完成……经过一个夜晚的“奋斗”,中国广大剁手爱好者和电商平台、物流企业毫无悬念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双 11 数据新纪录。
如今,双 11 已经走到了第 8 个年头。虽然在今年双 11 之前,网络上已经出现了各种针对双 11 的质疑与否定,也有越来越多更追求体验而非低价的消费者宁可错开物流高峰期消费,这些变化依旧不能阻挡天猫、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在双 11 期间大手笔投入。
(前往双 11 晚会现场的马云与古永锵,图片来自:阿里巴巴微博)
事实上,双 11 在持续了近 10 年后依然能有这样的吸引力,也是因为双 11 本质上是一个不断随着时代成长的电商大促。8 年前的双 11,我们看到的是粗暴直接的降价优惠,而且由于智能手机还远不像今天这么发达,大部分支付行为都是通过电脑和网上银行、U 盾完成的;而在 8 年后,搭配指纹识别的智能手机能够比电脑更快完成付款,双 11 也不再是一个“仅此一天,机不可失”的活动,社会能够从双 11 得到的远不止是一堆平价商品和堆积成山的废弃快递箱。
双 11 已经过半,在银行卡余额极速下跌之余,不妨也来跟随爱范儿(微信号:ifanr)盘点一下今年双 11 的重大改变。
双 11:一场持续数周的消费狂欢
走过了“七年之痒”,早已变为“剁手一族”年度盛宴的双 11 迎来了第八年的狂欢。当人们已经不再仅仅满足于在 11 月 11 日当天抢购促销商品,“越玩越大”的双 11 显然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有了去年的 912 亿,很多人都把关注点放在了今年的销售额上,到底能不能突破 1000 亿?到底多久能突破 1000 亿?
然而马云早已在双 11 之前发话:
我对销售数据没有任何要求。双 11 是消费者和商家的节日,买的开心,卖的快乐。图的就是个开心和快乐。
这并不是马云第一次希望外界降低对总交易额(GMV)的关注度,马云在今年 6 月 14 日的投资者大会上表示:
GMV 从来不是我们的核心指标。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2017 财年第一季度也成为了阿里最后一份公布集团 GMV 的财报。
虽然双 11 仍然公布总交易额,但很明显这并不是本届双 11 的焦点。双 11 走到今天已经远远超越购物甚至消费的概念,承载了更多的欢乐和创新。尤其今年,更是有层出不穷的“老套路”加“新玩法”。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