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 6 月 15 日上午消息,据报道,当滴滴在美国上市时,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程维也将立刻成为超级富豪。
该公司上周以小桔快智的企业名称提交 IPO 申请。招股书显示,程维持有该公司 7% 的股份。据报道,滴滴最近几个月在私有二级市场的交易估值大约为 950 亿美元,照此计算,程维的持股大约价值 67 亿美元。
滴滴联合创始人、总裁柳青持有该公司 % 的股份,对应估值约 16 亿美元。还有另外 8 名高管合计持有公司 % 的股份,估值约为 17 亿美元。
随着获得软银集团支持的一批网约车公司相继上市,一轮新的造富传奇再次上演。总部位于新加坡的 Grab 计划与一家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合并,而印尼 GoTo 集团也计划在年底上市。
“出行企业是亚洲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新加坡 Global CIO Office 公司 CEO 加里・杜甘(Gary Dugan)说,滴滴的 IPO 规模“显示出它们持续创造的经济价值”。
滴滴发言人尚未对此置评。
由于中国成为首个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主要经济体,滴滴也趁势经历了加速发展。企业复工和旅行复苏帮助该公司第一季度的营收翻了一番多,达到 422 元人民币(66 亿美元),扭转了 2020 年的下滑趋势。滴滴也成为近几年上市的最大中国互联网巨头之一,有望与阿里巴巴和腾讯一同跻身行业第一梯队。
滴滴拥有 亿年活跃用户,主要来自中国。据报道,该公司之前以 620 亿美元完成了一轮融资,而此次 IPO 的估值目标为 700 亿至 1000 亿美元。
但该公司过去几年经历的过山车般的发展历程,仍然令一些投资者心有余悸。
“滴滴的基础不够扎实,无法支撑 1000 亿美元的估值。”北京精品投行 Chanson & Co 总监沈梦(Shen Meng,音译)说,“该公司的增长进入平台期,海外扩张也很难开展。”
滴滴 2016 年成功击败了 Uber 中国业务,此后一度在网约车市场占据主导。但该公司的命运却在 2018 年急转直下,当时发生了多起滴滴司机实施的谋杀案,导致该公司陷入困境。滴滴股票在私有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较疫情爆发前的最新一轮估值折价 40%,业务受到重创。
虽然滴滴最近几个月向网约车市场之外扩张业务,推出了卡车运输和电子商务等业务,但似乎并没有引发太大反响。
虽然面临种种不利境况,但滴滴依然具备稀缺价值。Uber 上市以来受到投资者追捧:截至上周,该公司股价已经较 2020 年 3 月的低点反弹两倍。目前还没有另外一家具有类似规模的网约车巨头上市,但至少有一家公司将在未来几个月与滴滴争夺投资者的关注。
陈炳耀(Anthony Tan)领导的网约车和外卖巨头 Grab 计划在第四季度通过与 Altimeter Growth 公司的合并赴美上市,届时的估值可能达到 400 亿美元。根据陈炳耀的持股比例,他的财富届时将飙升至 亿美元。
而 Grab 联合创始人 Hooi Ling Tan 和总裁 Ming Maa 持有的股票价值也将分别达到 亿和 亿美元。
此外还有 Goto,这家公司是由印尼网约车和支付创业公司 Gojek 和电子商务公司 PT Tokopedia 合并而成的。它也计划在年底上市。这两家公司合并谈判时的估值合计约为 180 亿美元。照此计算,该公司联合创始人纳迪姆・马卡里姆(Nadiem Makarim)的财富将达到 亿美元。
Tokopedia 联合创始人威廉・坦努维嘉亚(William Tanuwijaya)和里蒂努斯・阿尔法・爱迪生(Leontinus Alpha Edison)的财富合计约为 亿美元。GoTo 拒绝对此置评。
这些公司的共同特点是都获得了软银的支持。这家日本公司持有滴滴 % 的股份、Grab % 的股份和 GoTo 15% 的股份。滴滴是上述三家亚洲公司中规模最大的一家,也是软银投资组合中投资最多的一家公司。
按照 1000 亿美元的估值上限计算,软银凭借旗下愿景基金持有的 % 的股份,将从此次 IPO 中收获 60 至 100 亿美元利润。这足以抵消 Greensill Capital 和 Katerra 的破产产生的损失。滴滴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 亿美元,这可能标志着后疫情时代复苏的开始。
程维 2012 年创办滴滴,他表示,滴滴的潜力不仅在出行领域,还来自一些新业务。
该公司还在寻求资本支持,向电子商务市场扩张,并大举进军欧洲市场。滴滴虽然面临嘀嗒等竞争对手的挑战,但依然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
“我们渴望成为一家真正的全球性科技公司。”程维和柳青在创始人信中写道,“我们还一直在推出与我们的技术和运营经验以及在建设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市场方面的优势相匹配的业务。其中包括市内货运、社区团购和食品配送。这些业务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让我们能够创建一个更好地解决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