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黄村
据《华西都市报》报道,四川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18日开幕。省人大宣传处在腾讯微博开通了官方账号。微博开通不到24小时,就吸引了大批网友“围观”。截至昨晚8点,粉丝数已有9900个。更有网友立刻展开直接对话,询问今年“两会”的新动向。省人大宣传处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新媒体的日益强势,微博问政已经成为民众表达民意、政府倾听民意的重要窗口。省人大微博的开通,就是打通一个更广泛的接触市民的渠道。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渠道,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人们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前几天有消息说,今年深圳两会中,微博成为众多代表、委员的新宠,吹起了代表、委员实名上微博议政新风;现在又看到报道说,四川省人大开通“全国首个人大微博”;广大老百姓通过“微而博之”的方式来参政议政——这种“微博参政议政”,从“代表”到 “人大”, 让人不得不说“时代在进步”。
在此,我要建一言——“人大微博”不应仅“微”于人代会。
因为人代会的天数是有限的,代表的人数是有限的,如果“人大微博”的开通仅限于人代会期间,那就显得有些像“应景之作”。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国计民生问题,更多的是“在平时”,更多的应“在平时解决”;而人大常委会作为权力机关,平时也应尽量多地去倾听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也可以通过“微而博之”的方式来进行;而无论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本就应经常地接纳民意、关注民生,从而更有效地监督政府,帮助各级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鉴于此,我们期待着,四川的这个“全国首个人大微博”,能在这次省人代会闭幕后一直“微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