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互联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用户习惯——免费。人们已经习惯了“羊毛出在猪身上”。不论是视频网站、音频网站等内容提供者,还是修图软件,文字软件等工具,要想对用户直接收费,可谓是非常困难。
但“烧钱无止尽”的视频行业正迎来一波“付费浪潮”。拥有《权利的游戏》等HBO独家内容的腾讯视频好莱坞会员、借势《盗墓笔记》的爱奇艺会员、背靠光线传媒和360的360网络院线付费观影……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把内容付费列入了未来着力发展的盈利模式。
去年年底,腾讯公司副总裁孙忠怀在腾讯视频V视界大会上表示,付费业务的春天已经来临。而今年年初,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则公开表态:“收费模式时机已到。”
视频付费是业界的精神胜利,还是真正的大势所趋?无论是内外部原因,还是客观事实都偏向了后者。
不得不开启付费模式的四大原因
付费时代的到来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满足了“天时地利人和”。过去的“免费模式”难以支撑视频网站生存,支付手段的成熟、用户付费习惯的日渐成型以及多年对盗版的打击,再加上人们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付费模式带来的不是蝇头小利,而是对于整个产业链的净化,对优质内容的最好支持。
归纳起来,付费模式的开启有以下四个主要原因:
1、视频网站要“烧钱”的地方太多,靠单一的广告模式很难实现盈利。
版权价格逐年上涨,以电视节目网络版权价格为例,数据统计显示,从2008年到现在,电视节目版权费翻了将近20多倍。一些热门综艺节目的网络版权费均突破亿元。版权费可谓是视频网站烧钱第一大坑。而除了电视节目、电影电视剧,线下演唱会线上直播权,意见领袖自制内容等也是争抢焦点。
烧钱的地方不止版权费,带宽成本随着视频网站流量的增长而呈现几何量级的增长。国内几家大型视频网站每月在带宽上的支出都在千万元以上。而建设维护高清直播信源、存储设备、压制服务器等技术成本也不容小觑。
当然,视频网站在摆脱对高版权费内容依赖的路上,纷纷选择了自制剧。而对自制剧的投入包括了获取小说、游戏等IP版权和自制剧制作两方面。
有趣的是,在美国,自制剧取得成功的视频播出方都是靠付费模式生存的。无论是制作《纸牌屋》的Netflix,靠《透明人生》赢得金球奖的亚马逊,还是一贯华丽精细的HBO,无一不是靠订阅费而非广告费立足的。这一方面,完全免费的Hulu则毫无建树。
而视频网站们的野心远不止于网站本身,布局电视盒子、智能电视及其他硬件设备也都是需要钱的。
如此巨大的多项开支,让视频网站“节流”无望,只能走上“开源”的道路。开拓付费模式势在必行。
艾瑞研究数据显示,广告收入在网络视频收入构成中占比%,是主要收入来源。但广告收入的占比已经开始缩减,其它类型收入,比如视频增值服务,版权分销等收入增幅明显。会员收费等增值服务仅占%,增长空间巨大。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