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新型电动车市场的销售前景一时还不为人广泛看好,但汽车厂家着眼未来,深谙抢占市场先机的道理,它们势必会在汽车界引领一股“插电”潮流,令全球“过电”,也让自己的品牌先入为主、先声夺人。
更为敏感的是,尼桑这次是在美国汽车业巨头通用的“地盘”上公开“叫板”,尼桑的新年“偷袭”行动显然引起誓当新能源汽车领军人物的通用汽车的警觉。消费者也会很自然想到通用同样于上个月推向市场的混合动力车——雪佛兰Volt。尽管世界各大汽车厂商纷纷表示将在新的一年全面“给力”电动汽车,不过真正敲响电动车新年钟声的非尼桑Leaf 和通用Volt莫属。
与尼桑Leaf纯电动车的“一心一意”不同,通用雪佛兰Volt则“左右逢源”,以混合动力的超长里程博取消费者,即最初80公里左右(40英里)采用电池驱动,随后启动小型汽油发动机,并对电池充电,从而使雪佛兰Volt得以累积行驶超过560公里(350英里)。而尼桑Leaf因完全依托电池动力,其累积里程有限,约为80—160公里左右(60-100英里)。
但通用的煞费苦心之举并不一定赢得消费者的青睐,作为美国市场第一位尼桑Leaf车主,Chalouhi就表示,他本来一直在Leaf和Volt之间犹豫,但因听说后者是混合动力型,便拿定主意买下尼桑LEAF,因为他不想看到一辆电动车还要拖着个“排气管”。这种反应或许是Volt的设计者始料未及的,它多少令Volt显得顾此失彼。
不过,对于通用电动车的“混合”特性颇不以为然的纯电动车“粉丝”们,却要因此纠结于通用试图克服的纯电动车“里程焦虑症”:尽管尼桑Leaf没有排气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但每开过几十公里就要被提醒“充电”却令人颇感不爽,加之各地充电站尚未像加油站那般普及,有人甚至担心“回不了家”。而这几乎快成为Leaf车主的一块“心脖,人们切盼尼桑能兑现“你们一定能回到家”的承诺。而尼桑CEO Carlos Ghosn则认为,95%以上的车主平均每天行驶里程不超过160公里,但这种说辞显然难以令消费者心安。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六成以上车主更信赖传统汽车,只有近一成车主不担心电动车的充电问题。
尼桑 Leaf可谓1999年起出任CEO的 Ghosn一手打造的杰作,他对“爱子”极尽庇护也在情理之中。12年前接手尼桑时,Ghosn面临的是一家有可能破产的企业,2001年起他挥刀斩掉尼桑一半以上的汽车研发项目,却对电动汽车情有独钟,从而直接导致Leaf的最终面市。直至2005年尼桑与雷诺公司成功结盟,Ghosn更大力推行电动汽车。
而通用与尼桑几乎是齐头并进,两家公司均于2006年开始研发新型电动汽车,与此同时,汽车业不少厂商则逐渐放弃电动汽车生产计划。因此,当Ghosn于当年正式宣布尼桑将开发电动汽车时,几乎没人太把他的话当回事。但通用公司注意到了尼桑的“野心”,不过它对于Ghosn提出的“纯电动”方式也颇有微词。于是,当2011年两款EV终于出头露面之时,尼桑采用了纯电动式,通用则选择混合动力型。
业界预期,在今明两年,包括福特、本田、丰田、马自达在内的汽车大鳄们将纷纷推出或电动或混合式汽车,而本月10日在底特律举行的车展将成为电动车重要的展示台,不过尼桑无疑已先人一步,成为目前纯电动力的唯一制造商,通用则采用“对冲”方式使自己的电动车“扬长避短”,与尼桑同分一杯羹。至于其他车企,虽已公布了各自的研发计划,但拿出像Leaf或Volt这样的实体车型还有待时日。
随着新能源汽车这两年的迅猛发展,当时间一跃而上2011年,传统汽车业“大佬”终于走上竞争激烈而残酷的电动汽车(EV)PK台:通用和尼桑,这两大传统汽车企业如今已因电动车而改变,未来,它们会否继续改变世界汽车业,令全球“过电”呢?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