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知道波导另类生存法:近四成利润靠放贷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创业故事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知道波导另类生存法:近四成利润靠放贷
发布日期:2023-03-01 16:38:33  浏览次数:13

波导股份(.SH)的一则公告引发轩然大波。

7月30日晚,波导股份公告称,公司通过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向淮安弘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弘康”)发放5000万元委托借款,用于弘康的业务经营,贷款年利率为15%,期限为一年,委托贷款将用于借款人的业务经营。弘康成立于2007年3月,是为了投资兴建弘康兴旺角项目所成立的项目公司,该项目是淮安市富士康集团工业园区重点招商配套项目。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手机厂商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日报》,波导作为手机厂商的身份在业内已经是非主流了,“现在对手机的研发投入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动辄研发费用就要上千万元,以往的手机厂商要想重新回到舞台已经很难。”该人士表示,波导在过去几年已经开始寻求转型。

昨日,记者多次拨打波导股份相关联系人电话,截至发稿时,均未能接通。

于2000年登陆A股市场的波导,是以手机等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应维修服务为主业的公司,当年,“波导手机,手机中的战斗机”广告词曾广为流传。在2000年到2004年间,波导与科健、熊猫、TCL等国产手机品牌经历了一段辉煌的历史,成为第一代国产手机的代表性品牌。但好景不长,随着诺基亚、三星和苹果等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本土山寨手机品牌异军突起,中国传统手机企业腹背受敌。2007、2008年两年,波导分别亏损亿元和亿元,公司股票也在2009年被戴上“ST”帽子,实行退市风险警示。

在手机业务滑坡之后,波导曾在2007年尝试转型汽车,但以失败告终。业内人士分析,把一些资产变现,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维持公司运营也属于无奈之举。

“委托贷款”已成为波导的重要盈利手段之一,记者在翻阅波导公司2010年和2011年年报时发现,其期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一项显示,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分别为1629万和2258万元,分别占当期利润总额的38%和36%。

波导股份董秘马思甜曾表示,公司有闲置资金资源,社会上也有资金需求,放贷是对金融机构的拾遗补缺。波导2011年年报称,公司还将立足移动通信产业,充分发挥在采购、研发、生产、质量方面的优势,积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领域,做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

财经评论员马光远则表示,波导放贷并不新鲜,从去年开始,上市公司中就出现了一个庞大的放弃主业而做委托贷款的群体。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还是可以从银行拿到钱的,拿到钱如果投入主业可能亏钱,而若拿去放贷,则可以稳赚。

有统计显示,2011年共有85家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利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公告,总投资额达亿元,约有70家上市公司披露发放委托贷款相关公告,累计贷款约140亿元,较上年增加近三成。

“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委托贷款发生在关联企业之间,上市公司变身为资金枢纽,给控股子公司提供低利率贷款。”一位上市公司董秘向记者表示,上市公司对外委托贷款则大多流向受政策控制的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年利率最低为12%,最高则达到%,但经过几道环节,真正到借贷人手中时,资金利率已经达到60%。

显然,与银行理财产品约5%的年化收益率相比,超过10%的委托贷款利率显然更具诱惑力。但主次颠倒不仅令上市公司持续发展面临风险,也让投资者难以对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作出科学理性的判断。数据显示,2011年*ST科健的投资净收益仅为4600万元,但与其营业收入之比竟高达840%。科健曾是“国产手机一哥”,2008年进行重组,转身成为地产企业。

“但手机企业中真正玩金融产品的并不多,因为手机企业对现金流的要求非常高,赊账30天已经属于非常长的了,但也不排除一些老板用自有资金做一些投资。”科通芯城负责人朱继志向记者表示。

资深产业观察人士洪仕斌则对记者表示,一些大的家电企业其实有很大的资金去做一些类金融平台的事情,但这样会助推产业的不良结构,“有钱还是要投在主业上,基业长青。”

据波导股份2012年一季报,营业收入为亿元,营业利润亿元,利润总额为亿元。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