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5月11日下午消息,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和TD技术论坛秘书长时光上午做客新浪,与网友畅聊运营商无线城市建设问题。
目前,三大运营商都已如火如荼地建设,由此将带动WIFI、物联网、三网融合等热点的建设,但无线城市用什么技术建设,应该如何布局,以及该建多大规模,业界看法不一。宋俊德和TD技术论坛秘书长时光做客新浪聊天时将谈及他们的看法。
嘉宾简介:
宋俊德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MIS主席、莫斯科电子工程学院荣誉博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人事部博士后评审专家,国际信息联合会IFIP TC7中国主席,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委员及卫星与无线电咨询专家,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网络与数据通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信息产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PCN&CAD中心和CTI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邮电大学校学位委员会主席,研究生院院长等职。
时光先生,现任TD技术论坛秘书长。
时光先生1993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应用物理专业,进入邮电部北京仪表研究所工作,从事光通信测试仪表的研究开发。 1995年,时光先生调入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监测中心,从事无线电通信设备型号核准检测工作。时光先生于2000年加入和记黄埔(中国)有限公司任产品经理,负责电子通信类投资项目的技术、市场分析和项目开发。2003年,加入宇龙通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任手机事业部产品拓展总监。2004年,时光先生加入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历任总裁助理、总裁助理兼战略部总监、CEO高级助理兼北京分公司总经理等职,负责展讯公司的政府和运营商关系、战略合作、公共关系、分公司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010年6月,时光先生担任TD技术论坛代理秘书长,在2010年8月20日举行的TD技术论坛第13次理事会上,时光先生被正式聘任为TD技术论坛秘书长。
以下为访谈实录:
新浪科技康钊:各位网友大家好!国际电信日即将来临,新浪科技针对目前热点话题邀请两位嘉宾做客访谈。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先生,还有TD技术论坛秘书长时光先生。先请两位跟各位网友打声招呼吧!
宋俊德: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宋俊德。
时光: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TD技术论坛的秘书长时光。
新浪科技:今天我们探讨一下目前的大热点“无线城市”。昨天中国电信召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讲要在全国大建WIFI的点,计划到2012年底所建设的WIFI点要达到100万个。这100万个相当于现在的5倍,到目前为止中国电信只有20万。其实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是有同样的计划只不过是没有公布而已。
宋俊德:中国移动公布了,也是100万,差不多半个多月前就宣布了,那个也很轰动。
新浪科技:首先请两位专家谈一下,你们觉得“无线城市”的概念是什么意思?
宋俊德:“无线城市”是这样的,现在国内有不同的定义方法,我按照我的意见来说。我分成两段,一种叫做传统的“无线城市”,一种是新一代的“无线城市”。传统的“无线城市”什么概念?是01、02年从美国起来的,是以WIFI为主的,而且铺设的都不是电信运营商,英特尔、Google还有投资人,像新加坡、芝加哥、巴黎都是这一套,这一套最后可以说是失败了或者是低潮了,到07、09年这样子。
后一浪起来的,包括咱们国家在2006年的时候,北京市是我总负责的“无线城市”规划,那个还是以非电信运营商,比如说中联华通他们找政府要一点钱自己再弄一点钱,给他一个频率他们就装起来了。这个最后为什么没有成功?是他单纯的覆盖WIFI,楼宇都覆盖不到,包括新加坡政府掏钱做都没有成功,所以这一期就算没有成功。
我们国家兴起的这一浪和国际上兴起的这一浪我叫做新一代“无线城市”。这一代不同是从电信运营商介入,咱们国家三大运营商都介入了做“无线城市”,包括广电在杭州也在做。所以这一次做的特点是大运营商来做,不光是WIFI,我把2G、3G甚至将来的4G加在一起,这样就成为无缝隙了。有WIFI的地方用WIFI,没有WIFI的地方GPS也可以,GSM也可以,这是很大的不同。
第二个是WIFI现在本身技术进步的太快,现在最大的带宽可以做到900兆,普通产品可以做到300兆。你想900兆这样一个基站一投放,多少个PC机、终端都没有问题了,当然将来LTE也来了,TD也来了。所以在这个层面上积极性最高的是中国移动,中国移动有一个短板是他们的布网不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电信都有固网,中国移动只有铁通那一点,而且受限制。所以这一批最积极的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不弱,因为他们有固网。所以这一次新的浪潮,中国移动叫做规模式发展,准备到2012年100万个AT,他也有无线宽带和TD-WCDMA、TD-LTE配合的计划。
但是当然“无线城市”还有一个特点,一般是和政府结合,叫做政府主导企业搭台。政府为什么要管这件事?有的地方说这是水电气交通里面最后的一个公共服务,政府要把信息公开,和市民沟通,要做和谐社会,政府来管这件事。政府管这件事是有必要的,因为三大运营商都去,WIFI的事情就是,将来还有,咱们国家还批了一个。如果三个运营商大家都做的话,谁也做不成,因为频率干扰。所以这是新一代的政府主导的,运营商为主的新一代模式。
时光:我想根据我的理解,可能从通俗的角度来讲,什么叫“无线城市”,这个业务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可能主要是针对我们在城市环境下面,人群比较密集,商务、经济活动比较频繁这样的一种条件下,导致了我们对于无线的数据业务的需求非常的高,无论是带宽方面还是覆盖方面。这样一种特殊环境下的需求。解决这种需求像宋老师说的那样,可能无线接入的技术从成本方面、保障方面是比较好的选择。国内外在“无线城市”方面的应用也进行了很多的探索,目前看起来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就是在运营商的经营下面,在政府的支持下面的这样一种模式,以无线接入技术为核心的无线接入和移动通信或者说无线通信的广域网相结合的模式,应该说是我们当前主要的发展方向。这方面我宋老师的研究是非常精深的,希望后面宋老师发表观点。
宋俊德:他刚才讲的重点是大家对数据的要求越来越高,美国统计去年一年数据的需要量增长了40倍。还有我们拿普通手机和iPhone相比的话,iPhone手机的数据量是普通手机的4倍。而且WIFI还有很多的优点,第一个便宜,第二个简单,再一个它作为信息服务来说,当然安全保密方面要比原来电信的服务差一点了,和2G、3G和将来的4G没有办法比。但是它进入互联网非常简单,还有服务也是多方面的,现在城市里面各种各样的服务由运营商来运营了,他原来的一些增值服务都可以搬到互联网上来,这样应用量和数据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个是很重要的。
[次页标题= 导航短标题=宋俊德时光:WiFi未来赢利模式难定]新浪科技:接下来我们探讨一下“无线城市”应用的技术,早期是使用WIFI、WAMX,后来中国移动提出来用TDSCDMA来做。去年厦门开会我们也过去了,当时提出来TD很大的应用就是在“无线城市”方面。从去年看到又是WIFI了,这个“无线城市”到底用什么技术合适呢?哪个成本更低呢?
宋俊德:是这样的,厦门做完了以后中国移动的重点放在广东,这几年我一直和广东在做,广东把“无线城市”的规范做出来,报到了集团,现在集团以那个为主,又做了一个中国移动的“无线城市”的平台规范、应用服务规范。所以在这个平台上是怎么做的,我讲一下,一会再讲中国电信。
厦门当时确实是为了让大家看到TD是一个好东西,而且能够帮助把“无线城市”、把政府和民间沟通的任务承担起来。但是光靠TD还不够,当时比如说在厦门从几百K到几兆,但是WIFI了不得,是600兆、900兆的事情,基站很便宜,比TD、GSM的都要便宜。所以应该是这样,他们叫做2G+3G+WIFI=“无线城市”,不是单独TD或者是单独WIFI结合起来。像中关村这样的地方,用TD盖多少个基站都不够用的,所以必须加上WIFI,而且WIFI的技术发展也很快。WIMAX我也要说一句,虽然我们国家现在在说,但是没有具体的做,现在普遍的WIFI可以写上WIMAX但是没有用。
时光:无论是TD-WCDMA还是它的后续严谨技术TD-LTE,都是作为一个公共通信网的标准来做的。TD-WCDMA或者说TD-LTE技术,应该说更适合作为公众移动通信网的技术。我们说没有一项技术可以包打天下的,任何的技术都有它的侧重点。对于公众移动通信网的技术来说,除了要考虑到高速数据技术以外,还要考虑到和前面的以往的公众移动通信网兼容的问题。比如说我使用GSM网怎么和现有的3G网兼容,要考虑到很多在不同环境下覆盖的问题,而不仅仅是在城市环境下的覆盖问题。要考虑到更多的业务,包括话音业务、低速数据业务、高速数据业务混合组网的问题。而且还有安全的问题,因为现在移动通信是大家必需的一种通信方式了,那安全问题就特别的重要,必须要可靠、信息不泄漏等等,所以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多。对于解决特别高速的几十兆、上百兆的数据业务来讲,不见得它是最好的选择。所以像宋教授说的那样,我们需要不同的技术共同组成一个“无线城市”的网络,互相取长补短这样一个架构。
目前看起来在无线接入这一块,WIFI是当前大家比较愿意采取的一种模式,它肯定有很多的好处。比如说它在数据速率上面可以满足当前的需求,比如说它在可靠性方面也做的比较好,这是在我们消费者的感受方面。在工业方面,可能它关于知识产权、成本这些问题综合考虑,目前看起来它是比较流行的一个技术。我们其实也期待能不能有更新的技术,能够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也给产业界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新浪科技:建设这么多WIFI,社会上也老提免费WIFI的概念,我想跟两位探讨一下,三位运营商把全国布了那么多WIFI,到底是免费还是收费,宋老师您了解的广东移动是怎么设计的?当然也可以借助这个事探讨一下到底是可收费还是不可收费?
宋俊德: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我到每个地方讲课有人提问,说“WIFI是老母鸡不下蛋”,就是说不赚钱。我认为是这样的,WIFI的第一件事情,你现在兴WIFI是为了解决数据速率的要求,没有WIFI的帮助,光靠WCDMA、GSM没有办法解决的,所以第一个是解决急需。第二个是要不要钱,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策略的问题,刚开始的WIFI普遍是没有要钱的。比如说奥运会我们做的WIFI,中联华通的在奥运会期间肯定不收钱,亚运会、世博会、大运会这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肯定不收钱。那奥运会后、亚运会后收不收钱呢?现在收钱太早了,因为第一老百姓还不太适应,过去我们在北京上网15块钱呢,是很疼人的。第二个他从你的网上网的话,手机肯定是你的,这肯定是赚钱,我就要送一点东西。就像高速公路一样,有收费的,还有不收费的省公路、县公路。现在有一种想法,就是学你们互联网运营商,这是先收费后收费的问题。他们现在也在搞一些应用,比如说商场打折,你跟我手机绑上以后,从WIFI进去买了以后我就打折,然后我从商家那儿分来利益。现在“无线城市”有的做的好的地方已经有利润,像杭州就已经赚钱了,他把所有的停车场管起来了,停车场的收费他就通过无线服务来完成了。啊还有杭州很多大学运营商去装了,学生很满意一个月10块钱就可以通过WIFI上网了,要不然学校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虽然是赚钱不多但是赚钱了。
WIFI的事情我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当前不能把它当成赚钱的第一目的,美国的网络都是铺了以后不要钱的,因为你不把客户留在这儿,他就走了。像中国移动现在把星巴克都买下来了,客户使用的话不要钱,都是中国移动花钱,但是如果他不买的话,把客户损失了这就是更大的损失了。所以我认为WIFI在开始的阶段不能太讲究赚钱,赚钱要想一点别的办法,跟互联网公司学习后收费。实际上WIFI每个地方做平台都很好,各种应用都有。
时光:刚才宋老师讲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就是收费和用户之间关系的问题。说通俗一点,就是说你收费不收费,其实这个取决于消费者愿意不愿意掏钱,他要是愿意掏钱,你收多高他都愿意。这就像刚才宋老师改的一样,你首先要给消费者、用户带来一个良好的体验,让他觉得使用你这个服务值、掏钱也值。比如说原来你们新浪的VIP邮箱是免费的,我注册了一个,用起来真的不错,比如说垃圾邮件跟普通邮件相比确实是少的,还有一些其他的服务。当它说每个月跟我收5块钱的时候,我就认可了这个事情了,因为给我带来了良好的用户体验。无论是对于公众移动通信还是对于无线接入,任何一个业务都要先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体验。如果“无线城市”这个概念做的比较成熟了,确实让大家在随时随地都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来满足他各种各样的需求,工作、生活、娱乐方方面面的需求,我想他是愿意交这个钱的。而且从工业上来讲,新产品应该是卖的贵的,女孩子去商店里买衣服、鞋,一定是今年新款是最贵的,但是她愿意买,为什么?因为他穿新衣服、新鞋可以满足他虚荣心的体验。所以对于我们一项新业务来说也是一样的,按道理说我们新业务、新技术应该有好的利润率,要取得好的利润率一定要先给大家好的体验,让大家感到便利这是第一位。
宋俊德:“无线城市”现在的重点是要给客户开发应用、开发服务。比如说在广东有一种叫做掌上交通,他们上班之前都会打开WIFI看一下今天路况怎么样,它有时时的路况,还可以帮你算一下到哪怎么走最合适。通过这个“无线城市”,你可以到超市买东西凭手机就能省块钱,你买10次就是100块钱。假如说你将来买一个“无线城市”的月票20块钱,划算不划算呢?不能人家还没有得到利益、体验,就让他交20块钱,人家当然就不了。
新浪科技:现在WIFI没有收费的,只是2G网络,像中国移动的随E行是收费的。
宋俊德:WIFI在某些城市实验阶段没有收费,但是有些地方是收费的。刚才说有些大学安装了以后,学生进入以后收个10块钱。
新浪科技:这个不好结算吧?
宋俊德:WIFI是分时计费的,都是统一认证,就是用手机号来认证,我不进入的话计费就是零。如果你看了电影、下了歌曲,对不起我要从你手机里收费了。目前WIFI在个别地方、个别区域是收费的,像杭州它肯定是收费的,不收费它怎么赚钱呢,广东现在有些城市也开始收一些费,而且有利润了。但终究企业办事不能把WIFI当成最赚钱的东西,那就错了。
新浪科技:最后我们探讨一个话题,这么多WIFI点建设,花多少钱,运营商有没有回报?
宋俊德:这个要从两个方面看。我有时候说服他们电信运营商都拿你们互联网运营商来说事。新浪当时创建的时候赚钱不赚钱,不但不赚钱还要烧钱,因为你要用好多办法把用户笼络来了,这样你的价值就高了。价值高了以后新浪现在是赚钱的,而且将来赚的还多,甚至比电信运营商赚的还多,这是放长线钓大鱼。在“无线城市”上也有这个问题,不能上来就算我今年投了2个亿,明年我赚回1/3,三年把成本回收。在WIFI上这样算不太容易,因为WIFI承担了其他两个任务。第一个我给你疏通了TD承担不了的那么多数据量,GMS我也给疏散了,大家说中国移动不错,这是什么财富啊,这是曲线救国了,从另外一个角度帮了你的忙。还有一个帮助你笼络了用户,不但人家都跑了,因为WIFI这个东西太自由,在家里也可以弄的。所以现在非要说要让它赚钱,个别地区、个别城市、个别业务,大面积的应该是撒种子,走的是互联网运营商最早的那个阶段。
时光:我觉得盈利模式这个问题,可能是摆在我们电信运营商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因为现在网络的情况空前复杂,它不仅有着比如说二代、三代甚至将来四代的移动通信网,而且还有大大小小、规模不等、功能各异的专用通信网和无线接入这些网络。作为电信运营商来讲它的盘子是很复杂的,那么它怎么来盈利就要好好设计,我从哪个点来赚钱,从哪个方面来赚钱。比如说刚才说建100万个无线接入点,多不多?我看也不多。比如说我们今年的主题是农村,农村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农村城镇化,越来越多人口聚集的中小城镇,这些地方要不要搞无线接入、无线城市?我看要搞。这些地方怎么赚钱?可能中小城镇的经济活动没有那么频繁、复杂,老百姓的收入没有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高,这样的情况下我怎么赚钱?这样一个混合的网络,我怎样赚钱?这可能是我们的电信运营商要好好规划、筹划的课题,是一个新的课题。可能原来电信运营商更多的关注技术是一块、业务是一块,那将来可能多网混合的模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新浪科技: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访谈就到这里,我个人认为电信运营商实力雄厚,用WIFI作为3G的补充,对于他们来说虽然不赚钱,但是也不损失他们实力,而且在未来是有利可图的。
宋俊德:对老百姓也是有利的。
新浪科技:可以说是一个多赢,中国的通信为什么发展的越来越好?因为进入了良性循环,产业规模很大,全球第一大电信运营商是中国的。最后两位给我们各位网友说一句寄语吧。
宋俊德:感谢各位网友花时间,我想是这样“无线城市”的事叫“无线城市”,其实城镇、乡村都会享受到“无线城市”未来各方面的好处。所以“无线城市”的建设对于我们国家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都有很大的作用。
时光:非常期待包括TD技术在内的3G技术以及未来的4G技术能够跟无线技术和其他的通信技术结合,给用户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更好的体验。
新浪科技:感谢宋教授、时秘书长,我们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谢谢!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