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知晓携号转网的威力正在被放大 - 最新消息 - 客集网
Hi,你好,欢迎来到客集网
  • 产品
  • 求购
  • 公司
  • 展会
  • 招商
  • 资讯
  • 解梦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鞋服家居 找商家、找信息优选VIP,安全更可靠!
终于知晓携号转网的威力正在被放大 - 最新消息
发布日期:2023-09-21 20:19:08  浏览次数:7

1月10日消息 自2021年11月10日携号转网政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试运行至今已经过了两个月,如果从11月27日正式全面实施算起至今也已超过40天,虽然运营商普遍都在拼命保护存量基本盘同时大力挖掘友商用户,从目前的实施情况看,携号转网政策的威力正逐渐显现。

一、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争抢携号转网赢家名头

2021年11月27日有网络媒体仅以三家运营商在携入用户总量与携出用户总量中的占比为依据,宣布中国电信是携号转网最大的赢家。之后有媒体报道称,按照净携入用户数量和携出率占比统计,中国移动才是携号转网的最大赢家,毕竟中国移动的网络覆盖是行业内最好的,服务品质也有明显的领先优势。

其实无论是中国电信宣布成为携号转网的最大赢家,还是中国移动宣布其才是真正的携号转网赢家,都硬生生的突出了处于囧态的中国联通。因为,无论从那个维度看,中国联通都不占据优势,而且我们也并未看到有关中国联通成为携号转网赢家的报道。

实际上,仅仅从现有公开的数据看,尚不能说明携转的全部真实情况,毕竟现有的数据量还不够大。即便是最早试点的省市,携号转网率都未达成预期。因为天津、江西、海南、湖北、云南等五个试点省市每天“携号转网”的用户量比较平稳,截止到2021年9月底,这五个试点省市连同原来试验的都在一起,一共办成“携号转网”290万人次,携转率仅为%,远低于台湾、香港以及美国等地的携转率。

二、月度经营数据或许尚未证明中国联通有所好转

12月中旬,三大运营商相继公布了其11月份经营报告。数据显示,无论是移动用户还是4G用户净增,中国移动都是最多的,中国电信次之,最后才是中国联通。11月的数据或许进一步印证了中国移动是目前携号转网的最大赢家。除此之外尤其值得大家关注的是,中国联通的移动电话用户出现了连续负增长。

如果说10月份的大规模负增长有提前甩包袱或者挤水分嫌疑的话,那么中国联通11月份的负增长很大程度上源于携号转网造成的影响。毕竟在携号转网正式实施的第一个月就负增长,脸面上还是不太好看的。当然对中国联通来说,好消息就是相较于10份超过200万规模的负增长,11月份负增长规模有了明显缩减。

12月份的经营报告尚未公开,大家比较关注的是中国联通能否借助年末翘尾的机会反弹实现正增长。实际上即便能够实现大家预期的正增长,携号转网政策全面实施之后,中国联通的用户增长用户仍然较大,毕竟失去价格优势之后,中国联通很难有能够拿得出来手的竞争优势。

另外,11月份三大运营商的固网家宽用户增长出现了明显下降。这其中除了中国移动的家宽用户增长出现骤降之外,中国电信也有不小的降幅,而中国联通甚至出现了明显的负增长。被家宽捆绑的手机用户能够自由携转的前提就是解绑,或许这也从某个角度说明了中国联通严峻的形势。

三、携号转网压力已让基层的争战已经越演越烈

除了首先关心的保住基本盘之外,三大运营商都在不余遗力地抢夺友商用户。即便是下大力气保住基本盘,也已经让基层花样百出。各种短信、电话挽留,各种流量、语音赠送,各种家宽、话费捆绑都已经无所不用。当然作为保有存量用户策略,这些操作尚可理解。

在争抢友商用户方面,有通信人家园网友爆料称,三家运营商的部分基层员工甚至先去友商营业的开卡之后再进行携号转网操作,有的甚至还车接车送有向本网携转意向的用户办理相关业务。这种异化了的携号转网玩法,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消耗携号转网原本鞭策运营商提升网络和服务品质的初衷。

我们相信基层员工也不愿意使用携号转网的各种歪招,无奈各种考核压力或者业务通报,已经逼迫的大家无可选择。而且一旦发现友商动了歪脑筋,大家必然都会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其实为了防止携号转网出现偏离预定轨道的趋势,监管层有必要对携号转网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否则自上传导而来的竞争压力必然会让基层除了使用歪招之外无所适从。

虽然靠用歪招或许能够获取一时的优势,成为短暂的赢家,但是真正留得住广大用户的最终还是网络覆盖和服务品质。携号转网之所以试点十来年之后才能够全面实施,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和推动难度或许超过了大家的想象。现在携号转网已经全国范围内实施,那么无论是监管层还是运营商都有义务把政策实施好。

VIP企业最新发布
最新VIP企业
背景开启

客集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信息全部为用户自行注册发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需用户自行承担信息的真实性,图片及其他资源的版权责任! 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 QQ: 1130861724

网站首页 | 信息删除 | 付款方式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c)2014-2024 Rights Reserved 鄂公网安备42018502007153 SITEMAPS 联系我们 | 鄂ICP备14015623号-21

返回顶部